昨晚在简书上写完随笔,点击发表的时候总是失败,系统提示服务器出问题了。
之前还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时大概是9点钟左右。电脑上不行,我又转到手机上尝试,一连点了几次发送,还是未能成功——提示服务器不在线。
我在心里提醒自己:先放着吧,睡觉之前再试一下,只要12点之前发表成功就行了。就在这一刻,我的脑子里冒出来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这么着急发表呢?
我写随笔的目的就是练习写作,既然写完了,练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发表与否对达成这个目的没有任何影响。那我发表随笔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经过进一步的挖掘,我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对发表不成功深感忧虑,就是害怕断更。之前我参加了一个日更活动,到昨天为止已经连续日更156天。这是我练习写作以来,连续日更时间最长的一次,如果因为服务器的问题中断这个记录,确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但是,如果发表不成功,中断的并不是日更,中断的其实是发表,因为我确实写完了。如此看来,对于写作练习这件事,我最看重的并不是练习,而是公开发表。更确切地说,我每天写随笔的目的,看似为了练习,实则是为了继续这个日更活动。这不是彻头彻尾的形式大于内容吗?
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天天写呀写,最看重的其实是这个活动,并不是练习本身。认清了这个实质,我身上一阵发热,羞愧于自己的道貌岸然。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之前很多类似的经历,晨跑,戒烟,记单词,听英语......每一项活动 ,我都想每天去做,也确实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由于中途一两天没有坚持做而失望和气恼,然后就彻底放下了,直到很长时间之后心血来潮再次启动。
任何练习活动,练习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练习的频率只是一种形式。只要一直在做,中途偶尔停一下并无大碍。
不要让形式主义占了上风,要始终牢记真正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