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是非曲直仔细评
第二节 倒吴潜
贾似道回朝后,因朝廷给予的崇高礼遇,赵昀的极端看重,军事压力的减轻,让他有些飘飘然,认为国家再造,都是因为有他贾似道擎天一柱,他的丰功伟绩,不流芳百世,岂不是暴殄天物?贾似道幕僚廖莹中等人为他撰写《福华编》,极力歌颂贾似道鄂州保卫战的英雄形象!
这件事,我们如果细究起来,其实并不过分!任何时候,舆论宣传都是极端重要的武器。鄂州保卫战是货真价实的胜利,并非弄虚作假,不注入一些水分,还是宣传报道吗?
再者说,贾似道通过夸大一些战功,为部下谋点福利待遇,这是历朝历代战争之后的通病,无可厚非,无需过多指责。
贾似道虽然长期担任地方军事主官,位列宰相后,但也仍然没有逃出宋朝文臣之间内斗的窠臼。
本来蒙古内部因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无暇顾及南宋,南宋趁此良机,正式养精蓄锐,重整旗鼓的绝佳时机,但由于南宋大臣的窝里斗,致使南宋朝着死亡的道路上狂奔,一万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贾似道最想干翻的人是谁?左丞相吴潜!一来,吴潜是左丞相,是名正言顺的首相,他这位对国家有再造之功的功勋,只是次相;二来,鄂州之战时,吴潜听监察御史饶应子建议,调贾似道移黄州,那时鄂州保卫战虽取得胜利,但蒙古军没有完全撤走,兵荒马乱之时,一位宰相在战乱区转移,危险系数很高,贾似道一接到诏令,立即顿足道:“吴潜要杀我啊!”此事在贾似道的心里阴影面积极大,如今他贾似道“王者归来”,能对吴潜有好感?
可见,贾似道尽管为官期间改变了自己的纨绔习气,但是还留有明显的缺点,即度量不大,格局不高,宰相肚里能撑船,他似乎肚子大小,放不下!
吴潜这是第二次为相,蒙古军围鄂州,内侍董宋臣向赵昀进谏,请赵昀迁都四明(浙江宁波)。在这紧急关头,吴潜面见赵昀,极力阻止道:“如果陛下出行四明,京师临安百万圣灵,有何依赖?”
赵昀权衡利弊,总算没有犯糊涂,听从了吴潜的谏言,吴潜因此再次进入赵昀的法眼,丁大全罢相后,吴潜上位。
吴潜这人做事有些大大咧咧,比如处置政事时,如果事情很紧急,他总是先安排办理,然后再向赵昀禀报,属于“先斩后奏”的性质,这事在封建王朝有些犯忌,好在赵家皇帝都比较宽容,不会上纲上线,但如果次数多了,吴潜在赵昀脑海里逐渐留下了霸道的印象;另外,吴潜此时已经六十六岁了,难免犯糊涂,赵昀自己没儿子,想立弟弟荣王赵与芮的儿子赵孟启(赵禥)为太子,征求吴潜的意见。
皇帝继承人从来都是朝廷最敏感的话题,如果吴潜稍微圆滑一点,都会千躲万避地推诿,可他倒好,竟明确提出反对意见,道:“臣无史弥远之才能,而忠王(指赵孟启)没有陛下的福分!”
吴潜为什么甘愿冒犯赵昀反对立赵孟启,这事以后再细讲。但是反对归反对,吴潜这句话说得也太露骨了、太没水平了!
这句话,不仅因反对赵孟启做太子遭赵昀猜忌,同时还话里有话地质疑赵昀的皇位来得不正。赵昀涵养再好,再厚道,也会勃然大怒!我们只能解释,也许吴潜是故意这样说的,他的目的是想早点离开朝廷争斗的是非之地!
贾似道则顺应赵昀,提议立赵孟启为太子,同时命御史弹劾吴潜,就算贾似道不上阵补拳,吴潜在赵昀面前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公元1260年四月,吴潜被罢相,吴潜这次担任宰相仅有半年时间。
吴潜下台后,《宋季三朝政要》记载,贾似道还没有放过他,吴潜先被贬到建昌军(江西南城),再迁往潮州,最后安置在循州(广东惠州)。
贾似道为了谋害吴潜,命武将刘宗申为知循州,刘宗申想派人给吴潜下毒,吴潜预先做了防备,命人在自己床底下挖了水井,刘宗申一时无从下手。又以宴请的名义,想在食物中下毒,吴潜以私忌(指父母或祖父母、曾祖父母忌日)推辞。刘宗申不甘心,过几天又设宴请吴潜,吴潜还是找借口辞谢了。
刘宗申几乎黔驴技穷了,贾似道交代的任务没完成,他很忧愁啊,有幕僚出主意说,不如带着厨师到吴潜家去请,刘宗申一听,也只有这个觍着脸的下策了。
刘宗申带着幕僚、厨师、食品等到吴潜居地,说要为老丞相庆生,吴潜没有任何退路,只得接受,宴会过后,吴潜即得病,公元1262年五月死于循州,享年六十八岁。
但吴潜不可能是贾似道指使刘宗申害死的,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以后做详细分析。
贾似道打击吴潜,给人留下了一个恶劣的印象,受这种印象的影响,让人觉得,后来多位重臣被逼死、逼叛!似乎都和贾似道有关联。南宋稍微有些起色的局势,是被贾似道搞得一塌糊涂的!是如此么?贾似道其实背了很多黑锅,我们以后逐步分解!
佐料:《尧山堂外纪》卷六十二记载:吴潜为人豪爽,在相位时,他的很多兄弟都因依附他而被朝廷选拔任用。贾似道和他有矛盾,借此在赵昀面前造谣道:“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因缘攀附百虫丛,若使飞天能食龙!”吴潜贬死循州。
十五年后,贾似道败落,也被贬循州而死,有人题词道:“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间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这位写词的人真是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