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老爱忘事,结果次次都是否极泰来,虽然如此,但是总觉得有点别扭。
心里没有恐惧,原因是觉得自己年轻时更是频频忘事 ,如今有了年纪忘事还没那时候多。
细思这些生活琐事缠身的变化,觉得是一头浆糊,人能倒过来过吗?
看一个电视里放的节目,已经忘了是哪个电视,记得清晰的是男主人公,忘了回家的路。
自己走了一辈子的回家路忘了,也满恐怖的,这是一种病,属于一种老年人的病,为啥我觉得不恐慌,因为我不像他的症状。
他年轻的时候不忘事,因为生活琐事操心太多,老了才有那种症状。他是没有征兆一下子就得了。
我的母亲前一段时间也好忘事,刚放下的东西就忘在哪里了,因此我还觉得她做事出尔反尔,耍赖。
到前不久才知道她是一种选择式的忘记,看着人满好,就是说过的话,放的东西自己爱找不到。
她自己都忽略不计,也没有看医生,只要让她少想事,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我觉得我与这些情况都不一样,我就是一种忘事,生活中的忘事。
有时候让人啼笑皆非,俗语有用句话:“叫骑驴找驴。”一个骑在驴的身上还四处去找,我的驴呢?
例如自己在炒菜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忘了,明明手上拿着炒菜的铲子,一个劲的说:“菜糊了,铲子呢?”
别人一看就找了出来,你手上不是吗?这一提醒赫然手上就拿着铲子。
看看我以前写的东西,其中有“过而不留的说法。”现在想想我当时写这四个字,就是对生活中的琐事的一种处理方法。
意思就是做过的事情,思考过了的事,说过的话没必要留着过年,该丢就要丢掉,就是“过而不留”。
很多事,很多说过的话,我都忘记了,我觉得没必要留着让自己烦恼。
久而久之烦恼的事就选择忘记,无论它是解决了还是没有解决。
影响我,让我烦恼的事情,我就下意识选择忘记,没人提起,天塌下来我也不记得了。
这种情况不知道好不好,可是能让自己时时保持一种欢喜心,觉得生活平和静好。
就是事就在那里,过了我的认知范围,我也会生气,可是我能提醒自己“忘”,不去纠结。
别人就会烦恼,忧愁,甚至发火,可我就有本事忘记了,的却不去想起,甚至有的人见了都记不住了 。
年青的时候爱忘了钥匙在哪里?家里的门钥匙不知道换过多少回了。
还有一次刚搬进新地方,忘了关煤气,一锅都被烧糊了,别人看我们家窗户冒烟,还报了火警。
火警车还来了,弄的我和母亲都挺尴尬,“吃一堑,长一智。”这样的事,就成了我时时注意的事。
做过饭锅要拿下来,炉灶上不放任何东西,再忙也要做到。
快十年了,都没有再发生类似情况,结果前一段时间又发生了,好在只是糊了个锅。
可在我的脑子里我的记忆就是关过煤气了,事实锅是烧了。有时候习惯成自然的事,也会变化。
今天我忘记了带钥匙,好在我怕自己忘事,在包里放着另一把钥匙。
一个平时用,一个放包里,忘了拿出来应急,已经好长时间不出现忘记钥匙了的事。
一路回来使劲瞅四周,到家了,钥匙还插在门上,被楼上的邻居拔下来,敲门送到家中。
好在虚惊一场,找不到什么原因,这说忘记了,就忘记了,一点征兆都没有。
私下想想也就是好忘事这件事改不了,刻意注意还是满有成效的,偶尔忘了也没事,乐观看待就可以了。
突然想起来一个电视剧,就是《白娘子传》,里面有一个小青蛇,偷尝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的东西,可是自己法力不够,害人害己。
被发现,多亏高人出手,在她的脑子里放了一个“忘”字,她把前尘往事都忘记了,才能很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一个好的善心救了两个人,有时候“忘”也是一种好事情。选择不纠结,不去想不愉快的事情,忘记还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人这一辈子不容易,会经历什么样的风雨,谁都不知道。
有时候事情都是你无法想象的,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消失。
就像《心经》说的那样,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就在那里了。
选择的忘记生活中的事,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没有谁会为你做的事情买单,出来混的是要还的。
人生短短数十载,何必纠结不清,该放弃的就要抛弃。
每一个人经过的事情都很多,能忘记不想记着的事是福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忘记了”可能让你收获,也可能让你失去,惟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多珍重,拿出办法解决问题,多想想总能有办法。
不去想,不去问,也是一种办法,心里艰苦的跋涉,总能看见升起的太阳。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宋·苏轼。”意思:回头看看走过来的风雨萧瑟地,我信步而行,管它什么风雨还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