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以目标统整单元64--70

钟摆困境之破解

单元组织的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课程的逻辑。泰勒提出逻辑组织(即对学科专家有意义的关系)与心理组织(即对学习者有意义的关系)两种方式,也分别被称为“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课程组织的逻辑似乎总在这两极间摆动,被称为“钟摆困境”。我国的教育实践一般被认为更多的遵从学科逻辑,即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布鲁纳被认为是学科逻辑一端的代表人物,而心理逻辑的代表人物则被认为是杜威。杜威以“经验”来统一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布鲁纳则用“结构”来进行统一,而他们在教学目标的问题上是达成共识的,都着眼于学习对学生未来真实生活的意义。他们一致认为要学习可迁移的专家思维,而不是会被遗忘的专家结论。64

人们对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普遍存在的误解,即把学科逻辑理解为内容导向,而把心理逻辑理解为活动导向。体现在当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前者关心的是学科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结,跨学科被理解为同一主题在不同学科内容的“拼盘”;后者则表现为强调“动”的学习,只要学生在“做”,无论是做实验还是项目,都可被认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65

回看所谓的“钟摆困境”,会发现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其实是一对假想敌。根据具体学习任务的性质不同,在这个学习场域中并存着多种学习活动。形成了4种典型的教育工作模式:教学,作业,研究,项目。有形成高质量的学习,关键在于目标的定力,换言之目标才是单元整体教学中关注的首要问题。“整体”是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从教学目标处分统揽全局。65

2.单元的心内涵

“单元整体”大单元”,都是围绕着素养达成而组织的“集合”,“每个单元目标代表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习者可以掌握且能在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的知识技能”。67

所谓的“大”不是单纯地指聚集越来越多的内容,而是指以素养目标为线索来组织单元,从而迭代累积形成更大的具有意义的认知网络。69“单元”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是围绕着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的集合。单元主题就是概括出来的单元要重点讨论学习的内容。今天主题既可以保持教材原有的单元名称,也可以做适当的改编。改编的方式有:对内容进行有进一步提炼;改成问题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其次是“单元链的概念。单元由单元链构成,由此搭建一个单元网络。所谓的单元链,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划分的单元分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