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绿尝冬至酒,红拥夜深炉。”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就是从明天开始,南北方都开始进入了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过冬至,吃饺子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每当冬至,万家都将包饺子,吃饺子。明天就能见到张宇老师了,她会不会再讲起冬至饺子的故事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东汉末年有一个医生叫张仲景。他医术高明,不管什么病他都能手到病除。人们都称他为“神医”。
有一年冬天,张仲景从外地行医回来,一路上看见那些穷苦百姓因为缺少棉衣,身上、脸上特别是耳朵都被冻坏了。有的人甚至耳朵都变黑,溃烂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到家,张仲景马上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在空地上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里面放了一些羊肉、辣椒和姜、胡椒、茴香、皂角等一些驱寒药材一起放进锅里熬。熬好后捞出来打碎,再用面包成耳朵的形状下锅煮。张仲景管它叫“祛寒娇耳汤”。
冬至那天,棚子周围挤满了人。张仲景和他的弟子们,给每人一碗祛寒汤、两个娇耳。说来也怪,人们喝了祛寒汤,吃了娇耳后,觉得双耳发热全身暖哄哄的。不到半个月耳朵就全好了。
后来每到冬至这天,人们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包饺子吃。人们说是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会冻耳朵了
你们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