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持续去做一件有积累的事情,对自己而言是有很多帮助的。
那么对于练琴这件事来说,保持“连续性”的话,对自己的好处有哪些?今天宛与洛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好处。
一、“连续性”可以保证力量不下降
在《刻意练习》有一段话:
“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他们便会消失”。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就是通过练琴获得的肢体演奏能力(力量、速度、耐力等)与良好的心态,如果不能够通过一定强度的练习保持下去的话,这些能力便会逐渐“退化”。
比如说演奏的力量。力量是通过在大量的练习中,不断“刺激”肌肉、骨骼、神经等身体部位,在形成“记忆”的同时,又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
其外在表现就是,可以准确、合理、恰当地呈现乐谱中的要求,比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
同样,学琴者的力量是通过“刺激”获得的,那么当“刺激”不再连续时,其演奏的力量便会下降。之前轻松奏出的“强弱对比”乐句,现在则会明显感到吃力,在听觉效果上也不甚人意。
所以,只有保持练琴的频率与强度,才能始终具备越来越有力度的演奏。
二、“连续性”可以保证速度不减缓
演奏的速度,代表了肢体的灵活性。每一位优秀的演奏者,都经历了由“笨拙”到“灵活”的过程,而实现改变的方式,就是持续不断地练习。
每一次的刻意练习,其实都是对学琴者身体的“极限挑战”。虽然乐器演奏更多的是“精细化”的动作,但要想使自己的动作准确、协调,也必须要做“连续性”的“打磨”。
通过持续的重复,大量的练习,反复的积累,学琴者的手指更“听话”了,肢体更舒展、协调了,识谱、视奏的速度快了,“手脑合一”,“身心统一”起来了。
三、“连续性”可以保证耐力不消失
耐力是学琴者持续演奏时长的表现。优秀的演奏者,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演奏,同时不易产生疲劳感。
而较好的演奏耐力,则是通过持续对身心的“刺激”所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连续的“刻意练习”,“刻意”使每次练习都能达到疲劳的“临界点”,即稍微有点疲劳感后,再练习一会儿的程度。
身心的耐力提升,就是在这个过程里,在保持“连续性”的前提下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