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的角度来说,身体界限差不多是相当于以皮肤为界划分出来的内部与外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需要的空间实际上大于这个物理的身体本身。
乘坐电梯时如果人比较少,人们会很自然地一人选择一个角落,保持身体外围空间看不见的“结界”,令自己觉得舒适和自由。
但在很多拥挤的公共场合,很多人对此是不敏感的,结果就是冒犯了别人的边界而毫无觉察。比如大家排队往前走的时候,会有后面的人无意识地推前面人的腰,手脚四肢都是带有攻击性的身体部位,而柔软的腹部、怕痒的腰背、后颈……都是人们不喜欢被陌生人接触的部位,如果在拥挤的场合下被对此毫无知觉的人推了,确实是会引发怒火的。
有时候在公交车上会突然被旁边的人挤到,就是那种明明空间有多出来,足够容许一个人直立站着,背着的书包也不至于无处安放,但是你就是觉得老是会被撞,被挤,对方似乎对于自己的书包或者身体扫荡到了别人好无知觉,这就令人不快了。
有一位从台湾旅游回来的朋友,她是一位瑜伽教练,告诉我在台湾人们很注意身体的空间距离,很少发生迎面走过来就会被莫名撞了一下,对方还不道歉的情况的,让人心生羡慕。
我不清楚我身边的环境发展成那样,对陌生人也存有友善的距离,需要多久的时间,只是希望能够唤醒更多人的身体觉知,“把别人当人”,意思就是撞了别人,挡到别人,靠在别人身上……这都属于冒犯,不要肆意地使用身体为武器去冒犯别人的界限,这不仅关于空间,也关乎情绪,因为进犯总归是令人不快的。
扩大解释还包括身边的人弄出噪音、令人不舒服的气味,甚至散发低气压的情绪,本质上都是在人们共同使用这个空间时,身体与情绪的界限不仅限于身体本身,哪怕没有语言,也会在空间中相互交织影响。
所以,正在读这些文字的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是进攻型的人还是防守型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