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是看的电影,在去年吧,但记忆已经开始模糊
今年好奇原著,排上日程读一读
读文字的优点是能够让你感受更真切,更沉浸,看电影的时候,其实我没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大背景,关于国际战争的那一块
但在读文字的时候,你能新接收到很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现状,也对阿富汗那边的国际形势有了更多了解,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种族区分,还认识到了很多新的地名(反正阅读这事,只要你去读了,都是有收获的)更真切的是,我被文字拉近了距离看到战争,带来的各种摧残,城市,家庭,个体…
看电影我只大概知道了故事脉络,甚至对最后哈桑是阿米尔的兄弟这事愤愤不平接受不了。但看了书之后,我能理解阿米尔的父亲更多了,(这里不谈为什么阿米尔父亲会和仆人的老婆生小孩这事…只谈为什么要隐瞒)因为在当时那个传统的大环境下,流言蜚语可以要了一个人的命(即使现在2024年,即使在当今发达国家,也依然)
文章让我多次动容的地方是哈桑的一次次忠诚,就只是我一个阅读的“外人”都觉得这份感情很炙热,更别说阿米尔。回过头来看,更能够理解阿米尔这么多年的内心折磨有多大,因为哈桑真的可以一次次地对他毫无保留,而他却因为各种嫉妒扭曲懦弱而去伤害他
对于阿米尔父亲对待两个小孩的区别,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起。
阿米尔能够光明正大地接受一切物质上的好,性格上却达不到父亲的期望,所以其实父亲给到他的精神教育是偏严厉的,这也导致阿米尔内心产生嫉妒,为了取悦父亲而一步步走向“深渊”
而对哈桑,他忠诚勇敢,是父亲喜欢且赞赏的好品质,但却是不能公开的幼子身份。财富上不能给予的太明显,只能是克制地,隐忍地对他好,而精神上却是满意的。
我还没有生育,我的人生感悟还没有那么高,但我养育了两只猫,我知道一碗水的确很难端平,更何况还是这种特殊情况。
只能是说,尽量少走错路,少做错事吧,不要把情况变得太复杂,这本身也是一种“果”
不过阿米尔父亲一直有在努力尽可能的给到两个人更好的,这点已经是很不错的父亲了
另一个层面,我想聊聊文章里关于内心成长的描写,从认识索拉雅这里开始,关于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不仅仅是行为举止和穿着打扮,各种强压给女性的行为准则,人生选择的插手。
所幸,索拉雅是在慢慢挣脱这个“牢笼”的,所幸,阿米尔是清楚且支持的。
依然是我的保留节目,推荐同名电影作为这本书的结束。(巧的是,刚看完王冠第六季的我,难怪这么眼熟男演员,原来是同一个人!)
同作者的《灿烂千阳》有计划阅读,评分也很高。
20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