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四季,落叶而知秋。叶子由青变黄,再从黄变成红,它渐变的色彩,让我们感知四季的更迭。
秋叶飘零秋雨落,秋风萧瑟秋月寒,一场秋雨过后,萧瑟的秋风,便把它们吹得七零八落,离开了它们留恋的枝头,落入泥土碾作尘。
这样的景致不禁让人触目伤怀,其实无论是落花还是落叶,在古代诗人眼里,总是有着无尽的伤感。
他们伤春悲秋,见到落花而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见到落叶而感叹岁月蹉跎,命运多舛。
“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落叶里既有诗人的失意伤感,也有“待看春三月,浓阴万绿丛”的豁达洒脱。
这不仅源于古诗词中特有的文化意蕴,更源于人们对物序转换而产生的应然心理。
落花的古诗词俯拾即是,其实描写落叶的古诗词也不胜枚举。
李商隐说:“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贾岛说:“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孔绍安说:“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而宋代诗人李觏笔下的落叶,却有另一番意味。
他说:“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日月有情,曾照着树叶留下了倩丽的影子,但是很无礼的泥土却将落叶深深地掩埋。
而最让人为之叫绝的是“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这句,堪称点睛之笔。
上阳宫中的宫女多发诗思,但是不要将题有诗的落叶寄给那些随便、轻浮的人。
我们之前聊过这个“红叶题诗”的典故,它代表款款深情,也诉说着幽幽怨艾。深情指女子内心对自由、对幸福的向往,怨艾指女子对自身命运的嗟叹。
诗人将落叶与与“红叶题诗”的典故联系起来,使得这落叶不但有了凄美的故事色彩,更有了情感与哲理相兼容的魅力。
李觏【gòu】,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人 ,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
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
为纪念李觏,南城县在原盱江书院附近的登高山中新建了盱江书院,并安放了李觏汉白玉塑像。
《残叶》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宋•李觏
赏析
这是北宋诗人李觏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表现了对残叶的同情,对残叶刻画细致,包含真情。全诗想象丰富,意味深长,令人大快朵颐。
此诗作者出奇地用拟人法咏残叶以抒发忧郁悲哀之情。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首联的意思是,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摧残:损坏,使之残败。
首联写作者观残叶的感伤。
深秋时节,冷风萧瑟树叶由黄变红,霜叶知秋,纷纷凋落,树枝上只剩几片摇摇欲坠的残叶了。
倚栏怅望,残叶啊!你是留恋母枝呢还是回忆万木意秀的过去?真使人最伤神啊!“为汝”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命运与残叶融于一体的深情之笔。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颔联的意思是,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翻:指树叶纷纷而落的情景。
领联写残叶今昔身世情况。
残叶啊!你不要再留恋在枝头,在绵绵秋雨寒夜悲鸣这秋的凄凉;也不要回忆阳春三月,在阳光的照耀下,雨露的滋润中叶稠阴翠花繁叶茂的时日了。
诗中“寒”“暖”把叶儿的身世作了鲜明的对比,“寒”字写出了叶儿黄落时的凄冷,“暖”字点出了叶儿在明媚春光中的温馨。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颈联的意思是,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有情:有情义。 红:红叶。
颈联写残叶在未落之前遭霜之后的情况。
叶儿虽已成枯枝败叶,但无私的日月仍将它照耀,使它留下了恋枝的瘦影。
经秋天风霜摧打的残叶已成殷红,在萎落以后,那不懂礼貌的泥尘却会将它玷污。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残叶的遭遇。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尾联的意思是,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
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尾联设想残叶的归宿。
世间万物有生有长,有盛有衰,残叶一样会凋落。
在飘落以后,假如碰到富有才情的上阳宫女,也许会把自己的心事题写于红叶上,让它顺水漂流到人间,流到自己喜欢的人身边,成为有情人喜结良缘的媒人。
可世上人稠知己稀啊!倘若这红叶落人轻薄之人手中,不仅痴情的姑娘枉费题诗苦心,这残叶儿也得不到她们期盼的归宿,这凄惨的身世变得更悲哀了。
这首咏残叶寄兴诗作者寓情于物中寄情真挚笔触细腻词句翻陈出新。可称构思奇异之佳作。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