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现状,寻求突破
——《以专业生活重建促进班主任共同发展》读后感
武义县熟溪小学 蓝美琴
在读完《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前面几篇文章时,无意中翻到后面看看,又看到了一个熟溪的名字——谢德华,谢主任的几篇文章读下来,已经非常崇拜他了。迫不及待读完全文,感觉自己又遇到了一位导师,又如同是知音一样。谢老师应该在镇海会议上见过,看上去有点严肃的,我没跟他打过招呼。然而,读完文章,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好生活”就是好教育
这样的追问让我们不得不审视班级生活的现状,不得不反思时下的班主任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培训也是一种标杆,指引着班主任及班级生活的发展方向。我们细想在加入精英班之前参加的培训学习活动,多以向我们传递某一方面的技能技巧或是讲述自己感人的故事为主,培训内容就是一贯的班级常规管理、问题学生转化、班级家校合作等技术性层面的技术,班级文化建设这个概念都很少涉及,这些培训往往存在散点、多头、内容不聚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让班主任掌握和习得相关经验与能力,促使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的发展与经验的慢慢累积。然而,这样的培训缺乏系统性,是单一、孤立的。这样的培训说到底要培养班主任的综合素养是很难达到的。
在参加了精英班学习之后,项目培训的方式让受益匪浅,除了导师李教授的高位引领,还有“项目学习”的研修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的理论积淀与实践研究能力,特别是《班级日常发展中的学生发展》一书,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们的班级生活认知。班级其实是一个公共生活场域,班级应该成为一个有助于培养合格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好教育能够带来好生活。“好生活”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我们的”生活。充分彰显学生立场,将班级还给学生;二是“好玩的”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年龄特点,多一些现场互动,实现有趣味的成长;三是“难忘的”生活。在横向上注重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情等综合素养提升,在纵向上注重前移后续、拉长过程、形成系列,像电视连续剧一样融进生活,让人难忘。
这样的“好生活”对于教师来说就是需要成就一种完整、有生命质量、有生命自觉的教育幸福生活。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的, “专业发展是人的整体发展的重要,且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关的构成,但不是全部”,班主任的日常培训与学习不应只是班主任作为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的培训,而应是班主任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对一种新型专业生活的认识、打开、参与和创造;并最终“打通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的关联,但又不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通过两个世界的合力汇聚为内在精神生命质量的提升”。
二、审视现状,突破班级建设状态
李家成教授所说, 许多班主任与学校领导者更关注的是“管理”而不是“教育”,强调的是“有序”而不是“活力”,聚焦的是“任务完成”而不是“潜能实现”,实现的是“单向度”的发展而不是“生命成长”。
再看看自己之前的带班情况:首先,在班级组织、制度建设方面,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较低,过程性教育资源无法生成。如,以班规制订为例,主要呈现的是班主任个体的意愿,学生很难、很少参与自己生活规则的制订、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又如,班干部的竞选标准,没有从能力的相对提升,或者以能力的发展为目标来决定班级干部的选拔与培养。虽然用了竞选制,但是层级制的干部管理的弊端依然存在,绝大多数的学生依然处于“被管理”,没能获得更多班级生活的角色体验,就更不要谈自我发展了。
其次,班级日常管理中,大量存在规范、管理班级生活过于追求理性化色彩,趣味性与情谊性氛围不足,学生们生活得不快乐。比如班级制度的制定,且不说都是自班主任的一锤定音,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学校评比中获得好成绩,很多条款过于死板,对于学生的身心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学生日常生活的交往关系的丰富性与自主性很匮乏,学生的关系世界没有被充分开发,跨班级、跨年级的交往没有正常形成,学生生活的时空尚未真正拓展开来,校园内外积极、多元的人际交往尚未真正进入班主任的教育视野。
最后,班级建设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完善而言,缺乏有效的反思与重建的机制。在评价的形式上看,虽然有小队、班级、家长及自我的评价,但重于形式,学生习惯于、看重于老师与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对自我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班主任缺乏对学生自我建构与规划的引领,在班级制度建设中忽视一个个体的真实“存在”,过多追求集体利益。对于向我这样年龄的老师来说,首先要改变的是班级建设变革班级建设等同于“管理学生”的传统观念。在过去的班主任工作定位中,我将班级作为为学科教学提供基本的组织、纪律保障层面,很少从学生发展的视角进行价值定位,可以说,班级管理基本处于“一切班主任说了算”的状态,眼里没有学生,把学生工作的“育人价值”虚化了,班主任工作就是对上级布置的工作的层层执行,能够把学校布置的工作出色完成的就是优秀班主任,这样的执行,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27年。
要改变班级建设现状,班主任必须进行专业实践变革。一是班级组织变革。二是班级文化变革。三是主题活动变革。在这三个变革中,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与开发、实施,但相对来说主题活动变革做得好一些,在班级组织变革与班级文化变革方面有待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进入三年级之后,这两个问题要实现突破。班级组织变革有过尝试,但只浮在浅层,力度不够大,在秋学期开学一个月内,这项工作要扎实开展并在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改进、重建,实现组织变革的实质性发展。
三、突破实践多成果少的状态
一直以来,我的实践与研究多数是割裂的。开展的很多活动似乎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活动只要开展了就结束了,完成任务即可。至于反思重建与成果梳理提升,则很少去主动尝试,实践多成果少的现象一直没有突破。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总习惯让家长用美篇进行总结,也看到家长与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的成长与经验的积累,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缺少教育研究的思维,这也成为我的成长障碍。我们的两年的班级实践活动材料非常丰富,我们的四位妈妈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做过四个方面的总结,在二年级时五位妈妈围绕五个方面进行了系列化总结。家长的成长让我们有目共睹,在这个暑假里,开展活动的质量也在提升,家长一个每篇可以写到四千八百多字,他们已经突破观望的状态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四处去联系、踩点开展活动了,不仅如此,“种子家长”已经形成价值思维,不断地追问、反思活动成效,可以说,他们正以飞奔的速度成长着。就拿徐妈来说不管是敬老院的活动还是垃圾分类活动,还是昨天的走进外贸公司活动,这种对活动价值的追求与对活动的敏感都让我非常敬佩。
在感慨家长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不得不对自己的状况进行反思总结。而我如果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作为班级的导师,没有积极学习、研究、突破自我的思维与实际行动,是很可怕的。所以在今后策划活动方面与家长要多沟通多联系,促进活动质量的再提升,在活动之后我也应该多进行总结、反思,在家长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加工,让活动的价值露出水面。如果说,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行,不去多写,恐怕永远都突破不了。将班级教育生活实践与研究有效结合,以专业研究深化班级教育生活实践,突破自身的专业成长障碍,是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四、重新认识专业交往关系的价值
对于班主任的专业交往,只在书上看到李教授说过,班主任必须与大学教授、教育学经典著作、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当代世界教育论,保持直接的对话状态!在常规班主任培训中,班主任的专业交往这样的主题一直是被忽略的。班主任与专家的对话、与周围相关人群的交往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实际上反映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生态问题。
反观自己的成长历程,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加上性格内向,主动跟人交往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随着精英班活动的开展,慢慢的认识的人多了起来,朋友圈里的朋友也多了起来,渐渐认识的老师也多了起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学到很多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得到很多老师的帮助,武义的程露、叶斐妃,外县市的如费玲妹、刘茜、顾校长、王怀玉、林冬梅等老师。之前对“‘关系’的质量体现着教师的发展状态, 关系的发展意味着教师的发展”这样的观点没有深刻的认识,只知道自己埋头苦干,现在才懂得有价值的专业关系、专业交往可以优化自身的成长生态。在这几天与白教授、刘茜老师的交往中,也让我感受到“对话”的意义与价值。
一点一点改变,相信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