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师“同心圆”名班主任工作室,在11月份就发表了一项活动,那就是要读《活在课堂里》这本书。今天晚上我准备举行一次线上读书交流会。于是,我就发出了通知,请大家做PPT,时间定在晚上9:30分,因此周一晚上大家都要开年级组例会,开完就很晚了。由于下午大课间我被学校通知开关于“冬至”活动会议。我自己的PPT也做得很粗枝大叶。
到了晚上9:30,大家如约而来到腾讯会议室。我正咋匆匆多读书分享PPT,手忙脚乱的进去了。
上来跟大家讲了我的工作室的一些相关情况,就开始了我们的读书分享。第一个是我去年带的徒弟宋老师,她是一名英语老师,真没想到第一个分享,非常认真,就是分享她所读到的对传统教育的一些优势和劣势,从书中感受到的。紧接着,感觉一个比一个谈得细致。特别是关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大家结合而自己教学的实践,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做法。大家就“在合作前一定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提出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在交流评价时,要学会倾听,不得进行报幕式的交流,怎样组建小组,怎样由同桌的同伴互助到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和作,要实现真正合作的目的”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我正听的津津有味呢,已经到了23点之多,我只好在后面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然后讲了讲自己在书中了解到的传统课堂和西方课堂的一些理念。有设计的课堂是体现育人价值的课堂。在现当今,还要追求科学的课堂,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一次分享交流,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我在结束前说到:“这是一次让我感动的,扎实的,高效的,真实的读书交流会,真的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这就是研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