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太阳出来了,终于雨过晴天。
洗漱完毕后,便匆匆忙忙热了一口饭吃。早饭依旧是昨日晚饭剩下的,一两张春饼,一碗馄饨。这是渴望已久的饭菜,想吃就去做了。
一个人的日子,总归没有两个人热闹,但我仍然保持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的状态。
因为日子是我的,身体是我的,连同整个空荡荡的房间也是我的。自然,我要照顾好自己,整理好屋子,这样每天的心情也会愉悦很多。
昨晚十点左右,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突然聊到了关于一个人的生活,她说:“我都三十好几了,还天天和父母住在一起,原本我想出去住,但父母不让!”
从她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她是渴望自由的,特别想拥有自己的空间,一个人在外面独立生活。
后来她又接着说:“如果出去住了,我不会做饭,不会收拾家,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万一照顾不好自己怎么办?”
我看着她向我倾吐心声的样子,感动极了,也许我能帮帮她,帮帮她怎么独立生活。每个人都有缺点存在,有的是被环境所困,有的是天生如此。
这个朋友,是家里的独生女,当然她的父母一直希望把她留在身边,为她打点好一切,而她只要负责陪伴,以及享受准备好的一切,其他的什么就不用操心。
可是,她父母给予她的爱,是爱的方式错了。
因为我们是孤独的,也是单个体存在的。如果不能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未来是不会照顾好他人的,包括我们的父母。
记得年少读书时,我总羡慕那些住家的同学,上学有人送,放学有人接,回家了直接有热饭吃,热水喝,衣服有人洗,鞋袜有人洗。
反倒是住在学校宿舍里的我,没人替我打饭打热水,没人帮着洗衣服,在生活上基本靠自己自理。
有一回放学晚,并且还被老师留下来打扫教室卫生,等打扫完教室卫生之后,等再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已经没有饭菜了。最后只能饥肠辘辘的回教室上晚自习去了。
原来刚入学校的时候,它是开放性的,可以自由进出,还有小超市在门卫那开着,可以买小零食吃,但不知哪天学校实行了封闭式管理,超市关门了,校门管理严了,只有来上课的老师,可以自由进出。而我们这些学生却不可以。
周末回家,又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周末,家里都是父辈们,女人少。在读书之前,父辈们经常洗衣服做饭,照顾我,直到我长大了些,读了书,生活不一样了,自己就开始学着生火做饭,收拾屋子,帮着父辈们干院子里与田地里的活。
就像我父辈们说的,他们那一代为什么一个家里父母要生那么多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于是生了又生,尽管每个孩子从小到大吃不饱穿不暖。
轮到我们这一代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生了,除了国家实行了新的生育计划,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敢生,因为养不起,80后还好,尤其是现在的90、00、10后,每个普通家庭最多两个孩子,但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因而,父母把所有的爱与希望都寄托一个孩子身上。但是有些人,得到的爱却是溺爱,如果不能好好的利用,便会害了一个人一生的。
就像我堂妹说的,姐姐,现在的我啥也不会做,在家父母帮着做,出去了,结果一点小事都完成不了。
直到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发现自己是这个世上的幸运儿,母亲离开的早,爷爷奶奶也离开的早,在没有人照顾的情况下,我一个人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照顾自己。
那些在院子里劈柴的日子,那些把生米煮成熟饭的日子,那些切菜切到手指流血忍着不哭的日子,那些拿着扁担挑水的日子,那些因为嘴笨吵不过人家受尽委屈的日子……后来我都独自熬过去了,也挺了过来。
如果要说出什么是独立?那我一定这样来定义它:最难的时候,告诉自己,适者生存,然后去硬着头皮,紧咬着牙,试着做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也是我想要告诉朋友的独立生活的法则。
其实我是孤独的,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的个体就要独立。
人不仅要在生活上独立,更要在精神上独立。
比如现在的我,与许多人相比较,我在生存上比较能力弱,原本想着去靠打工维持温饱,可是因一些事把自己困住了。
距离走出来,得需要一段时日。
有一日,我梦想着自己天赋异禀,有过人的本事,能赚非常多的票子,但那仅仅是梦境,梦境是幻想的,是飘渺的,是看不清的,也是摸不到的。
在解决温饱问题上,有一项强硬的技能是必要的。而暂时的我还不行。与我这个朋友相比,人家就强硬的厉害,最起码人家在事业上能大展蓝图。
前两天,我接了一份写稿的任务,熬了一个通宵,也没能写出符合人家要求的稿体。最后也没有拿到一分钱。
于是那一刻明白,每一个人都有不擅长的领域。
可是,后来又醒悟到,一个人只有无所不能,才有资格谈得上过得幸福,过得安稳。
生活是充满动荡的,我们要在动荡中适应每一个预想不到的并正在发生的意外。
而一个人学会独立的第一步,必然就是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动荡、磨难,然后去忍受,去承担,去改变。
就像有一个人说的,成年人就要学会离开舒适圈,去享受那些充满动荡不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