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先接触到这本书,一查,原来这种充满颓废气息的文章风格竟然成了一流派,还有很多年轻人追捧,既然有市场,一定是在某一点触到痛处,存在就是有道理。
是什么道理呢?
原著书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深入欣赏,大概意思就是活够了,一直念叨着死亡,却始终没有离去。
到底是什么吸引着读者呢?
如果说作者敢于把内心的脆弱、颓废或者心理疾病示众,他是有勇气的。
而现实中,大家都会把自己阳光、能量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太宰治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也算是为文学的百花齐放贡献了吧。
这部著作拍成了一个两小时的电影,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电影还是更直观,于是一口气看完,大致把原著中的意思表达了出来,更容易看懂。
书、电影版的《人间失格》,很多人说有点丧,表面上的呈现是这样,但是这些鲜活的生命也有着勃勃生机。
昨晚看完电影,我也更多地感受期间的颓废气息,但一早起来,坐在阳光下,细品昨天的电影,竟觉得里面也有着动人的阳光之气。
不妨综合起来聊一聊吧。
01 爱情是独占,排他
太宰治是一名作家,有着妻儿,还是三个孩子,妻子是典型的日本全职太太,能看出来安顺温柔,全力支持着太宰治的创作事业。
后面的情节里,甚至为了让太宰治有更棒的作品出现,妻子宁愿离开他,让他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痛苦,或许更有力度的作品出现。
有着表面完美的家庭,但太宰治好像是一个滥情的家伙。
对主动靠近他的女粉丝单刀直入。
也许是物以类聚。
漂亮的女粉丝明知道作家有家室,仍然跑到家门口去寻他,只因耐不住对他的想念。
爱情是恋爱和革命
充满着激情的一句话来自于这个漂亮的女粉丝,估且称之阿木吧。
“为了爱,享受恋爱的激情,可以抛开一切世俗和别人的眼光,如果可以享受恋爱的激情与快乐,我宁愿做一个荡妇。”
这是多么勇敢的宣言啊。
与其做不被爱的妻子,她宁愿做被迷恋的情人。
骨子里透着对爱的渴求。
爱情也许真的是易灼伤人的超能量存在。
阿木为了这份对爱的迷恋,和太宰治生了宝宝,为了不让太宰治妻子难堪,她甚至让自己的宝宝不用叫爸爸,而是太宰治叔叔。
温暖的阳光,充满活力的室内环境,漂亮温柔的新生儿妈妈,鲜活的新生命。
阿木很开心、幸福、满足。丝毫没有无证驾驶的顾虑,反而敞亮地生活着。
这样的心态不是很美好吗?
至少她在快乐地生活着。
但世俗中,现实中,却是私生子、偷情、不知廉耻等。
无论怎样,阿木自己是幸福满足的,值得祝福。
女人相信爱情。爱到深处就是想要宝宝。
阿叶是酒馆的服务员。爱上了太宰治作品,见到经常去酒馆喝酒的太宰治后,又迷恋上了本人。
太宰治主动勾搭了她。
闪电式的。
但阿叶是一个猛烈爱意浓浓的青春女,真的可以爱得可以一起去死,这也是他们最后的殉情的基础。
阿叶专一钟情,她想占有男人身上的每根毛发,每一个细胞,当然,和良家女人一样,爱情的终极,她也想与太宰治一起要个宝宝。
男人是一种博爱的动物。
大多数男人虚伪伪装,没有贼胆实施。
太宰治把这一点表现得更随意,他过于放荡。
阿叶因为爱情冲昏了头脑,疯狂忘我地沉浸在爱意中,想死去,愿意和他一起结束自己。
这种失去理智的爱情,让她相信男人的鬼话,甚至相信一个拉钩。
看起来让人感动又悲情。
这种疯狂的爱意体验,应该人人都会为之迷恋。
无所谓失去或得到,来之汹涌,刻骨铭心,经久难忘。
这也许是爱情恒古不变的魅力,在沉浸中灼伤、在享乐中迷失、在满足中失落、在完美中失望,要么幸福,要么难以承受的痛苦。
爱情而前两条路,一条通向莫大的愉悦,一条通向痛苦的深渊。
由此说来,爱情是不是有毒呢?
如果跑步是一种病,我愿意一直跑下去。这是我的原创。
“如果这种毒药般的爱情让我无尽地欢悦,我愿意喝下去。”阿木这样的感叹是不是异曲同工般的感受?
02 感觉好,就爱下去
爱情一定是一种非常甜蜜的感受,麻醉了头脑,冲昏了头脑。
爱情也是每一个追求者的终究目标,只不过得之比较困难。
爱可以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沉浸在恋爱的甜蜜幸福中的一方,有时竟然会有愧疚感。
阿叶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情到深处,觉得自己太幸福,又无法把这种感觉传达给对方,有点对不起让自己产生爱情欢悦的对方。
当这种感觉最强烈时,竟然向对方道歉。
奇葩的想法,也有点可爱。
但是沉浸在这种自以为是的爱情中,又是多么幸福。
嗯,在别人看来是偷情的事,阿叶沉浸在其中,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这样的爱情可取吗?
爱有多深,就能产生多大的幸福,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痛苦,一旦失去,便是痛苦的井喷。
因此,有很多走不出失去的爱情泥淖中的痴男怨女自取毁灭。
太宰治用作家的魅力征服了他的粉丝,或者说他个人本身这种自我放纵,不掩饰的浪荡吸引了一些猎奇者。
大作家总有一些古怪的行为。
获许是太专注吧。
太宰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喝酒、女人、写作,好像别无其它爱好。
再就是放荡,不加约束的放纵。
面对别人的指责与批评,他竟然用双手要把自己掐死。
03 人间失格是不是讲的人渣?
酗酒,滥情,罪孽深重。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送我一本人间失格的书,群里面一次偶然的机会又看到改编成的电影。
我对人间失格这4个字渐渐有了理解。
难怪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小说,竟然成为一种文学流派。
因为作风道路不同,所以才更出众,独树一帜。
整个作品的氛围就是找死。肆意妄为。
但是这在我们的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这种作付出的代价太大。
太宰治的妻子可真是作家之妻啊。
一个人渣的男人在大街上与别的女粉丝偷情。
不小心被她未成年的女儿碰到,又被他的妻子推爆的一个婴儿妻子带着三个孩子陆域碰到竟然淡定的说,这个作家的父亲在工作。
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沦陷?
哦,这样的人性真是让人难受。
利用死亡的气息来吸引读者,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吗?
大家会不会因为这种猎奇的心态,更关注作家的这种堕落死亡的倾向。
作家的堕落和死亡的之路会不会成为大家狂欢的基础呢?
如果这样下去,作家的的结果一定是死在读者面前。
这个作家一直是想求去死亡,但是他又却死不了。
如果他真的想死直接去死得了。
为什么以死亡为幌子不停的写下去呢?
他的字有的情人会为了他生孩子,不在乎一切,甚至让他们的孩子本该叫爸爸,是可以叫他叔叔。
但是有的情人却要独占他,要他死亡。
他的妻子最终给他吓到通牒。
他的妻子甚至想以拆散他们的家庭,毁掉自己,用这样的代价来成就她的丈夫,写一部小说。
这里面的情感就难以理解。
是他妻子真的想激励她的丈夫,让她丈夫赶出家门,推倒一切还是他妻子真的讨厌那个每天喝着醉醺醺,半夜回到家吊着半条命的醉汉酒鬼在外面偷情回来。
这样一个大家看起来是人渣的作家,他的助手,但是好像他是一个真正的大作家一样。
吐着血还在念叨着写,好励志的写手啊。
作者的三观也是正的,他也知道他这一生都是可耻之事。
他把自己的可耻暴露出来,让自己显得是如此的滑稽。
是不是有的这么深刻的体验,他才写出了作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