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6

今天因为一件事让我一直心神不宁,在思考自己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这个客户从2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一直在跟他进行专利对接,可能见识了人家从学生时代到工作五年的历练吧。

还记得第一次看见人家的时候,一脸的青春痘,那时候正值青春年少,上一次见人家没了青春痘多了一些成熟与帅气,或者这就是成熟男人的标志。

20年21年的一些专利慢慢下发了审查意见,因为觉得联系比较多,所以也就当人家是朋友。就没有去想那么多的其他事情。

在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自己会第一时间把审查意见答复发给人家,然后自己手上实际上是在忙其他的事情。然后自己空了的时候,会再去答复。

上次下发了三类的,而且也跟审查员电话沟通了,人家觉得创造性不够。后面人家就找了外面的人,对于一个专利费用是不多,撰写拿几百块钱,答复拿几百块钱。

本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我去处理,后面我会通过业务转发给他们;或许会觉得这样

有些时候你把人家当作朋友,但是人家可能不一定。人家说不定只是把你当作工作对待。但是没事,人总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去学会成长,吃一堑长一智。

吃自己的一堑张自己的一智。

以后遇见这样的答复,最好是自己也写好意见陈述,备注不清楚的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