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的秦始皇在海上找了三个月,没找到自己的目标蓬莱仙岛。不得不让方士徐福率领500童男500童女,代表自己再去找。徐福一去不复返。
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晚年也多次让人去海上寻找蓬莱仙岛,也终于没有任何结果。伟大的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无奈地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雍正也想求仙,但他比秦皇汉武都要聪明的多,干脆让工匠在圆明园里为自己修一座湖,取徐福代秦始皇海上求仙之意,命名为福海。在这座边长约为600米的正方形福海中心,建了方丈、蓬莱、瀛洲大小三座小岛,岛上又建筑了仙山楼阁。
当时这个湖的大小是怎么确定的不得而知了,但根据现代的研究和测量发现,人的眼睛所能看清的极限距离是200米。也就是说,从任何一个岸边看蓬岛瑶台的距离都超过了200米,因此在岸边看过去都是朦朦胧胧的,充满了神秘感。
乾隆御诗《蓬岛瑶台》,精彩地描述了这里的景色。序言:“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知此是三壶方丈,便可半升铛内煮江山。”诗文:“名葩绰约草葳蕤,隐映仙家白玉墀。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鹭拳净沼波翻雪,燕贺新巢栋有芝。海外方蓬原宇内,祖龙鞭石竟奚为?”
蓬岛瑶台结构和布局根据古代画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画设计;宫门3间,正殿7间,殿前东列畅襟楼,西列神洲三岛,东偏殿为随安室,西偏殿为日日平安报好音;东南面有一渡桥,可通东岛,岛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西北面有一曲桥,可通北岛,岛上建殿宇3间。
蓬岛瑶台中的大岛象征着蓬莱神山,在蓬岛瑶台大岛的西北和东南的小岛则象征着方丈和瀛洲另外两座神山,东南岛上还建有一座六方亭,岛上堆有大量山石,还有许多御刻石,这些石头中有部分至今还保留着。
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时,因当时园内没有可供使用的船只,蓬岛瑶台未被毁坏,但到了1870年蓬岛瑶台却发生一场意外火灾,由于此时岸边仍然没有可用船只,蓬岛瑶台最终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