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了“结构”事物,就会比较牢固,比如六边形、三脚架等。
如果在练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练习结构”,那么自己的演奏技术也就具备了“稳定性”。
比如在进行比赛、演出时,能够将自身现有水平较稳定地发挥出来,同时“失误率”也会慢慢降低。
书籍《跃迁》中提到了一个词汇——“知识晶体”,具体解释如下:
“知识量与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
练琴过程中的“结构化”,目的就是使学琴者产生“知识晶体”,从而从容地应对演出与比赛。
今天宛与洛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使自己的练习产生“结构化”?
一、首先需要大量的练习
产生“结构”的前提是,得先有各个“零部件”。
放在练琴这件事上,即首先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得对于这件乐器的各种演奏技术与技巧。比如二胡的“跳弓”,竹笛的“打音”,钢琴的“逆波音”等。
所以我们只有在长期、持续、大量地练习之后,才能对一件乐器的各种演奏技术做到熟悉。但这并不能保证,自己的演奏技术具备了“稳定性”,在演出、比赛中可以稳定发挥。
因为我们只是了解了很多知识点,明白了其演奏原理。要想使自己的演奏技术得到稳定发挥,还需要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结构化”。
二、将相似的知识点、演奏技术进行“归类”
比如“颤音”、“波音”等技巧,均“考验”了手指的灵活性;“长弓”等演奏技术,则是对手臂力量与耐力的练习;乐谱上的音符、节奏、表情记号等,又是对音乐理论、乐理知识的“考察”……
学琴者在练琴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整理,将同属“一大类”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类”,这样自己的练习会变得非常有条理,思路也会跟着清晰,绝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了。
整理的内容,可以记录在自己的“练琴笔记”上,也可以在头脑中“梳理”。
通过“归类”之后的内容,就会形成一个个的“大类”,比如“理论知识类”、“气息技巧类”、“手指技巧类”、“力量练习类”、“基础演奏技术类”等……
三、找到“大类”之间的“相通点”,进行“融合”练习
“归类”与“梳理”,使练习内容初具“结构化”。
可以把这些“大类”,看作是手机支架的每一个“小腿”,缺少任何一个,支架便不再稳定。
而手机支架之所以可以稳定地支撑住手机,核心在于,每一个“小腿”都有共同的“使命”,即都去承受手机的重量。
所以,练琴中的各个“大类”,它们的共同“使命”,应该是使演奏技术更扎实、更稳定。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这需要找到各个“大类”之间的“相通点”,进行“融合”练习。
比如,通过“理论知识类”里面的渐强、渐弱记号,对“基础演奏技术”进行力度控制练习。
管乐器可以在长音的基础上,加入渐强与渐弱的力度控制练习;键盘乐器则可以在练习音阶的过程中,进行从小力度,到高抬指、大力度的过渡练习等……
当我们发现“大类”中的“相通点”,并将其“融合”练习之后,一件乐器的所有知识与技能,才算是真正被我们“融会贯通”。
这时我们的演奏技术,已经会呈“指数级”地提高。再次面对与比赛,自然可以从容应对、稳定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