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 乐 合 奏
弦乐一般是指西洋弦乐队中的弦乐组,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等组合,是透过琴弓磨擦弦而发声演奏的。
我们都知道,弦乐四重奏中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所构成的声部的平衡,一般在室内演奏较多。它要求每一乐器都能构成一组或一个声部层,使得音乐在表现力上的整体效果和可听性与抒情性的浓度增加,张力增加,是西洋弦乐方面最常见的弦乐四重奏。
小提琴是弦乐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乐器,它能够表现出非常完美的音质,无论是纤细的声音,低沉的声音,还是辉煌的声音,都能随心所欲地发出。这种柔美轻巧的,清脆多变的乐器,在弦乐队中占着主导的地位,也一直为许多古典和浪漫的作曲家所宠爱的一种乐器。
中提琴要比小提琴低完全五度调音,音色雅静厚实,丰满温暖,演奏技巧与小提琴类似。
大提琴具有广阔的音域,能够奏出比中提琴更加低沉的低音和非常优美光辉的高音。它的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旋律,深沉的感概,抒情的表达和悠远的哀思,这种音质正好供给弦乐低音的音域,也非常适合演奏家来独奏的一种乐器。
低音提琴也有人称之为贝斯,它用于独奏略显单调,一旦加入合奏中,则使整个合奏发出充实的音响与立体的效果。音色庄重而低沉,熟练的演奏家可以通过使用泛音来大大地超越乐器上的自然音域,因而成为弦乐,是室内乐合奏不可或缺的器乐。
竖琴的发音方式是通过手指弹拨弦而产生的,能够奏出美丽般的滑音和梦幻般的音调。在独奏时可以展现出抒情或华丽的特色,但在合奏中则大多作为装饰性的乐奏。
我们都有这么一种感受,小提琴是浪漫抒情的象征,在生活中或是影视中,小提琴手经常在路边或是餐馆等地,是用来取悦年轻的情侣或是烘托气氛的,同时它也是跳舞时演奏的良伴。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能经常见到吟唱诗人一边歌唱,一边拉奏乐器,是一种最能表达情感的乐器之一。因为以弓拉琴弦,可以产生柔和的琴声,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气氛,则可发出如童声高音般的纯净音色。因为以弓擦琴弦,可以产生充满怒意的刺耳效果,用来描绘暴风雨过境或是暴乱场面。因为以手指沿琴弦滑动按压,则可以为悲伤的音乐增添令人感动颤音的效果。也因为以指拨弦能产生短促明快的声音,也与轻快的气氛相互呼应,则常常用来描绘舞蹈或是雨滴落地等的情景。
我们也都知道,弦乐合奏只是用弦乐声部的乐器组成的乐队进行演奏。当然声部还可以增加,使得音乐的规模增加,浓度增加和张力增加。如;美国的当代作曲家巴伯的弦乐合奏曲《柔板》,就是一首最令人震撼的,博大悲悯的,广阔浩茫的,无运弗届的弦乐器。我每一次聆听时,都能感受到一种人类肢体相连的命运共同感。这样的一种命运共同感,在听柴可夫斯基的乐曲时出现过,在听马勒的乐曲时也曾出现过。特别是去年和今年的全球新冠肺炎的疫情,我的耳边经常都会出现出他的充满悲情的旋律。我发现,在每一次出现巨大的灾难时,那些令人尊敬的作曲家所作的音乐旋律都有悲伤主义的一面。因为悲情也是一种美,它显示着人生的本质,所以它有着更加深刻的美。
我以为,悲情主义者,并非是消沉厌世的悲情主义者。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看清了人生的本质,所以他们内心反而更为入世,更为热忱,也更为真挚。据说巴伯的《柔板》把弦乐的韧和柔的绵,发挥到无以复加,也可以说是煽情到了极致。无怪乎连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的追悼会上也演奏这一首曲子。
为什么这一首曲子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在五种弦乐器中进一步将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分成两部,形成了七个声部的编制。在其它弦乐柔美的和声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提示出纯朴而简洁的主题,接着中提琴以低五度音程作应答,像是展开自由的赋格曲似地作对位法式的展开。然后大大的膨胀音而强达到高潮,再由梦幻般的弱音奏出的原主题结束全曲。所以这一种安宁幽静,朴素无华的变化,蕴藏着无限的真情,真正地显示出了巴伯的音乐天赋而一举成名。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旋律优美的名曲。
在中国也有一首根据民歌而改编的弦乐曲《走西口》,原为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的民歌。表现的是一对情人因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哥哥走西口,妹妹送别的情景,全曲的旋律充满了离愁的别绪。全曲在E调上进行呈述,音乐的行进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离调和旋,以丰富乐曲的音响及进一步挖掘出在民歌主题所表现的内容。乐曲如泣如诉的弦乐音色和细腻错落的复调声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一对情人依依不舍的难分难解的情景。这里有着缠绵悱恻的喃喃私语,更是有着肝肠欲断的生死离别,每每我听到这一首曲子时,总让人欲罢不能,也总让人欲哭无泪……
《寂静的森林》《圣母颂》等和《兰花花》《小河淌水》等,都是些中外不错的弦乐合奏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