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前创业轰轰烈烈,巴不得认识这个城市所有的人;40岁以前事业更是风生水起,很欣慰见识了祖辈们一生都没有的财富;这几年被带进坑里,感受到了做事的陷阱,做人的压力。
先说说做事的陷阱,之所以说做事有陷阱,是因为我太喜欢呆在里面做事,时间长了,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以为这才是生活的常态,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相信只有做事才能拯救一切。特别是去年到今年,企业遇到转型升级,尽管越来越困惑,但还是义无反顾一头扎进管理工作中,面对政策的调控,市场的变化,新消费群体的需求,新员工的管理团队,全身心专注管理层和技术带头人,让他们的长处发挥极致,;专注行业的发展,带领企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专注于财务管理,不让投资再次失利;专注企业的营收配得上员工的努力,从解决有价值的事情开始。当我一心一意埋头苦干实干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人都在跳级,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还想他们真是神仙,特别是政府采购、政府工程,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能提供什么,看见他们轻轻松松赚得金银盆满,再想想中国为啥没有百年老店?民营企业为啥很难存活不了三年?格力掌握了核心技术也是国字号,为中国制造奉献一生的董小姐最后还是被嫌弃?都说时势造英雄,这个时代的土壤就不给做事的人机会,专注做事当然会有陷阱!
在来说说做人的压力,我想说的不是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压力,而是人脉的压力。象我们这种专注做事的人也不缺熟人,就是见面熟,但没有利益共同体,没有深度交往,没有远方陪伴,哪能成为真正的人脉?形成互惠的人脉,要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对等?就是自己要有硬实力,即做事的经历和财富的积累就能体现你具备那个实力能进去那个圈子;除了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我理解的软实力不是你认识几个牛人,而是有多少牛人欣赏你还要支持你,不是你和那个领导吃过饭而是领导要信任你还要懂你。缺少哪个部分都不对等,如果不对等,对你来说,人脉其实是你的压力。
中国式众筹是孚解决了这个问题,筹人脉筹资源都是在解决缺陷,那么陷阱和压力就没有了,筹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擅长做事的美妙就好好做事,喜欢做人的乐趣就好好做人,大家一起融入,相互欣赏,彼此尊敬,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
虽然我自己身同感受做事的陷阱,做人的压力,但我仍旧相信,只有把做事提高到一定程度,人脉才可能给你带来成功的机遇,所以如果真想融入某个圈子,先踏踏实实让自己有基本的实力。这个是个商业竞争很严重的时代,不一定要委曲求全去获得别人的认同,只需要我们的某个东西与他们是处于同一平面上,他们才会跟我们形成互惠的人脉,那才是对我们有用的人脉,这种人脉才没有阶级,才最扎实。而这就是中国式众筹的精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