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七章用全身心倾听

前面我们学习了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来表达自己。本章学习了如何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会更困难。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作者提出一下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我们常常认为,在亲友感到痛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使他们好受一点。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做个安静的倾听者,感受对方的感受,有时候对对方来说,是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我的一个同事姐姐,就经常给我讲她以前的经历:她32岁那年丧夫,跟公婆一起料理完后事,伤心欲绝的她收拾起一塌糊涂的心情,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从新开始了新的生活,一路艰辛把她们养大成人。如今两个孩子都已有了好的工作,她也算是熬出头了。但是,这一路的艰辛她都历历在目,每次跟我说起都会泪湿衣襟。我每次都说:“你的感受我懂,你希望有人理解你。”可是她却说:“你不懂,你没经历过,你怎么会懂呢?真的太痛苦了。”听她这么一说,我便无言以对,只能沉默。可是心里真的是好想好想安慰她,帮助她。

通过这个例子,我终于理解了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所写这句话的意思。她说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我是不具备这种能力。

我想这个章节,我需要两天来学习。 接下来“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给他人反馈”要深入的分析一下作者的案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