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县城五里有一个李庄村。这些年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有一些没出远门的,也都在县城里挣钱。开小饭馆的、送外卖、送快递的,一些大姑娘、小媳妇,也大多在城里找个超市理货员、收银员,或者在饭店择个菜、洗个碗的活。早上去上班,晚上回家。年轻人都忙着在外挣钱,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则留在家里照看孙子、孙女,侍弄那不多的土地。勤劳的人家,还会养上两头猪、几只羊,到过年的时候,要么卖掉、要么杀了吃肉。
李庄村,当然李姓人家居多。其中李留栓、李留现、李留田,是亲兄弟三个。
老大李留栓,今年已经六十有二了,老伴桂枝,和他同岁。夫妻俩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十多年前大学毕业,在省城的一家医院当医生,儿媳是那家医院的护士,如今孙子都上小学三年级了。女儿、女婿在县城开了家早餐店,还雇了两个人,天天忙忙碌碌的。
儿子、女儿家条件都不错,可老两口就是闲不住。院子里摆了几十盆的花花草草,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绿的叶,红的花,人见人爱。大门外的两块空地,被夫妻俩开垦出来,种上了茄子、辣椒、西红柿,豆角、黄瓜等各色蔬菜。人勤地不懒,两人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拾掇这两块菜地了。夏天结果的时候,人见人夸,自己吃不完,会时不时地送一些给两个弟弟和其他邻居。
老二李留现,也已经六十岁了,年轻的时候,各种农活都是一把好手。农闲的时候,和别人一起,在村里村外帮乡亲盖房子,砌墙砌得又快又好。没少出力,也挣了些钱。后来,西边的邻居老两口先后去世,他家儿子在几千里外的大城市工作。考虑着以后很少会再回家来了,就象征性地收了几个钱,把老宅卖给了李留现。
偌大个院子,李留现在里面砌了两个鸡舍,两个猪圈,这么多年来一直和妻子养鸡、养猪,每年都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已经为两个儿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分家另过了。大儿子在城里的一家超市做主管,大儿媳原来也在那家超市,现在在家带孩子。二儿子给人家搞装修,还在县城租了两间门面卖灯饰,一家三口,吃住在店里。
老三李留田,今年也五十六岁了,当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本来想复读,但是两位哥哥都已经长大了,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当时已经有人给大哥说了媳妇,要盖房子,要出彩礼。李留田思来想去,父母土里刨食,挣个钱太难了,不想让父亲太为难,何况再复读一年,自己也没有考上的把握,即便考上了,还有几年的学费呢。那时候的农村能读到高中毕业的也真不多呢! 罢了,罢了,上学这条路走不通,安心在家务农吧!
在家待了两个月,秋天开学的时候,村上的小学缺少老师,村支书找上门来,让李留田去代课,李留田也挺高兴,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大孩子,刚刚从校门出来,再走进校门,也算是做着与文化相关的事。只是工资太低,低就低吧,先干着再说。
这样干了三年,李留田一直热情很高,干劲十足,学生们对这位年轻的老师也十分喜欢。每每走在村子里,孩子们老远便“李老师,李老师”叫个不停。李留田从前面走过,总能听到后面大树下坐着乘凉的大娘婶子们谈论。“这留田啊,可真不错,听俺家那小子说,留田在学校课教得好,对学生也好,又和气又负责。”“可不是嘛,我家那老二也这么说,这留田可真是个好孩子呀!”留田听了,心里热乎乎的,上课更卖劲了。
后来,有指标的民办老师,都转成了国家正式的教师,李留田没指标,一直是个代课老师,没法转正。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也该娶媳妇养家了,代课老师的收入太少,李留田便到了镇上一家私立小学继续当老师,在那里遇上了自己的妻子爱花。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把家里的老房子推倒重新翻盖,把爱花娶进了家门。上课的时候,夫妻俩就吃住在学校。星期天或者节假日,回家和父母一个院子里生活。李留田夫妻就生了一个儿子,去年也已经研究生毕业,在省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如今,三兄弟已经共同给父母养老送终了。李留田夫妻俩年龄大了,也辞了学校的工作,安心回村上过田园生活了。
村里人都说,这李家三兄弟可都是实干者。不管干什么都是踏踏实实,干得好,就连他们家田地上种的庄稼,都比别人家的收成好。
当地的庄稼种植,一般每年两季。头一年秋收后种植小麦,经过漫长的冬春,到第二年初夏,小麦收割。小麦收割后,得抓紧时间种玉米,因为玉米的种植对于季节的要求很高,如果没有在合适的季节种植,想要让玉米正常生长,难度可就大了。而且如果种植的时间太晚了,产量还有质量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今年麦收前后,连续二十多天高温干旱。麦子收割后,六月初应该抓紧时间种玉米。但是,地里没有一点墒,城市道路两旁的绿植,田间地头的野花、野草,整天被太阳晒得耷拉着脑袋,奄奄一息。这玉米得赶紧想法子种上,要不就误了农时了。
当年包产到户分地的时候,李家三兄弟年纪还小,土地自然是和父母分在一起的。后来各自成家,父母年纪也大了,就把几亩地平均一分为三,各家一份,紧紧相连。每年的种和收,都是统一的。
一天大清早,老大正一桶一桶地把水从院子里提到大门外浇菜,老二和老三不约而同的来找大哥了。老大说,你俩不来,吃了早饭我就去找你们了。三兄弟一直认为,不能等老天下雨,看天气预报十天半月内都没有雨。错过了玉米的播种期,等雨来了,说不定再种也晚了,总不能让地荒一季吧!
兄弟仨一合计,有现成的水泵,地头有前几年政府出资打的机井,让老三出面,到镇上农机具商店,买一些灌溉用的喷水带,费用三家均分。三天之内把三家的十多亩地全部种上玉米,然后浇透水,等玉米出苗后,不下雨的话接着再浇第二遍、第三遍。
赶农时,不敢耽误,说干就干。老三回家吃了早饭,对老伴爱花交代了一声,就骑着家里的电动三轮车去镇上买喷水带了。
镇上一家农机具商店的老板,和李留田是初中同学,留田让他算算,他们哥仨家的七、八亩地,得多少米喷水带。
“还是你们这李家三兄弟,都是实干人呀!也从来不闹矛盾,干啥事都商商量量的,不等不靠,家和才万事兴吗。看你们各家的日子,红红火火的,让人羡慕啊!”老板感慨道。
李留田笑笑,问老板:“天这么旱,浇地的多,生意不错吧?”
“别提了。”老板无奈地说,“我看天旱,进了这么多浇地的用具,你是头一个来买的。”
“不抓紧时间浇地,把玉米种上,恐怕要误农时的呀!”李留田一边把老板给他整好的浇地用的滴水带往三轮车上搬,一边说。
“观望者多,都在等着看最近会不会下雨呢!”
“看这天天晴天大日头的,哪像要下雨的样子。就是下了雨,庄稼按时种上了,也有备无患嘛!”
“谁说不是呢,都像你这样想,我的生意就好起来了。”老板说着自己也笑了。看李留田把东西已经装到了三轮车上,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递了过去。
“那天来了夫妻俩,想买水泵,说是浇地种庄稼呢!嘿,我那让人讨厌的姨家表弟来找我闲聊,那就是一个夸夸其谈、不务实际的人,啥事就他知道的多,每件事都要发表议论。那夫妻俩和他是一个庄的,他三说两不说,人家不买了。他不说帮我介绍生意,还把我的生意给赶跑了。”
“咋回事?”李留田笑了。
“本来那夫妻俩,意见就不一致,男的恨不得赶紧把水泵买回去,立马把地浇了种玉米,女的怕花钱,想再等等,过两天下雨了,不是省事又省了钱吗?”
“我那表弟可好,直接对那夫妻俩说,回家歇着吧,这大热天,坐在屋里不动浑身淌汗,浇啥地呢!万一中暑生场病,收那点玉米,还不值得呢。再说浇遍水,玉米种上了,还不下雨,还得浇第二遍,第三遍,说不定过个三五天就下雨了,你们没看见地里都没种呢!再等等,稍晚几天种得上,没关系的。”
“那女的听我那不靠谱的表弟这么一说,说啥也不愿买水泵了。那男的似乎也被说动了心,说那就回家再等几天,天实在不下雨了再来。”
老板说完,自己忍不住笑了,又告诉李留田, 他实在气得不行,就把他表弟赶走了。他要是继续在店里待着,恐怕自己一桩生意也做不成了。
两人说笑间,李留田用微信给老板付了款,开起三轮车就匆忙回家了。
村中大街上有一家小卖店,门前有一棵大榆树,榆树枝叶浓密,像一把巨大的伞,撒下好大一片阴凉。 村上一些人,吃罢饭,上午或傍晚的时候,喜欢坐在树下乘凉,打扑克、闲唠嗑,领着孙子孙女在这儿玩耍。
“留田, 这大热的天,干啥去了?”树下面的一块石头上,坐着一位看上去七、八十岁的老人,光着背,一条灰白的毛巾搭在肩膀上。看到李留田骑了个电三轮车过来,老远就冲他喊道。
李留田把三轮车开到大榆树下,在老人面前停了下来。
“叔,乘凉呢。” 李留田跳下三轮车, 恭敬地给老人送上一支烟,并拿出打火机,帮老人点上。才接着说:“我和我哥合计着,天旱成这样,玉米种上也出不了苗,去买了些喷水带,回头赶紧把地浇浇。”
“行,行, 咱李庄村还是你们三兄弟做事靠谱、实干,肯下力气。”老人赞许地对李留田说,“是得赶紧把地浇了,把玉米种上,种得再晚点,恐怕要影响收成了。”
旁边四个和李留田年纪不相上下的中年人,两男两女, 围着张小方桌在打扑克。稍远一点,有两个老年妇女在聊天,旁边一辆婴儿车,上面坐着一个可爱的宝宝,在专心地玩着手中的玩具小鸭子。
打扑克的几个人,听到两人说话, 一边打扑克,一边七嘴八舌地开了腔。
“就你们弟兄仨那家底,在乎这几亩玉米?地慌了也不可惜。”穿花上衣的女人说。
“嫂子,话不能这么说吧?”李留田嘿嘿一笑,不紧不慢地说,“咱庄户人把地荒着,不说别人笑话,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留田,这浇一次地,不说出的力,恐怕得几百块钱花吧!不急,说不了过几天就下雨了呢!”
“那要十天半月不下雨呢?”李留田没吱声,旁边的老人替他说了。
“我说留田,你这聪明人咋不算算账呢? 种一季玉米本就收入不高,浇一次地,增加一次投入,还不说费时费力。还不如坐在这树荫下打会儿牌舒服呢!”打牌的一位男人,停止了出牌,扭着头对李留田说。
李留田什么也没有说,跳上三轮车,给老人打了声招呼,骑着三轮车回家了。
李家三兄弟, 先把玉米种上之后,在田间布上滴水带浇水,水浇得透,又不会把种子冲出土壤,影响出苗率。五、六天后,玉米苗便齐刷刷地钻出了地面。
自从玉米种上、浇了水后,兄弟三人,每天早晨,不约而同地往田边跑,看到玉米苗出的这么好,才放下心来。
又过了几天,终于下了一场小雨,雨太小,就湿了层地皮,连四指也没有,不浇水的话,玉米还是种不上。
接下来,又是七八天没下一滴雨,李留田兄弟三家的玉米,已经有一尺多高了,他们又浇了第二遍水。墒情好、温度高,玉米苗噌噌地往上长,没几天,已经有一两尺高了。
这些天,有不少人家也陆续地给自己的田地浇了水,种上了秋玉米。只是玉米苗有高有低,参差不齐。
六月底,老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雨停了,还没有种上的人家。有的踩着泥,把玉米给种上了。有个别人家,又嫌地太湿了,想等干了点再种。
谁知老天爷一下起雨来,便又没完没了了。接下来的一二十天,几乎天天下雨,时大时小,有时候白天,有时候夜里。白天不下雨的时候,太阳高照,高温湿热,这样的天气正利于秋庄稼的生长。
如今,距李家兄弟三人浇水种玉米已经两个月了,在他们施肥、除草的精心管理下,玉米长得有一两米高,顶部已经养花授粉,腰部的玉米穗已经长出来了,吐着嫩青色、紫红色的缨子,又好看又可爱。玉米杆又粗又壮,绿油油、修长的玉米叶子,在风中摇摆。已经丰收在望了!
再看附近人家的玉米,当初大部分及时浇水种上的,都已经开始吐缨了,晚些天的还没有扬花授粉呢! 更晚一些的,只有齐腰深,扬花恐怕会更晚了。有经验的庄稼人都知道,这些肯定要减产了。
在这些一望无际茁壮成长的玉米田里,还真有或大或小的三、四块地荒着呢! 上面长满了茂密的青草。当别人家丰收往家里拉玉米棒子的时候,它们的主人不知道会怎么想。
没有当初的付出,哪会有秋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