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虽然穷得只剩下快乐,身上穿着旧衣裳。……如今我们变了模样,为了生活天天奔忙,但是只要想起往日时光,你的眼睛就会发亮。如今我们变了模样,生活依然充满渴望,假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
我常常把《往日时光》这首优美、舒缓、悠扬的歌曲,调成单曲循环的模式,一遍又一遍,静静地聆听。随着歌唱家廖昌永那深情的演绎,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缕缕的思绪,弥漫上了一层淡淡的感伤。感伤来自于那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去了的往日时光。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在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中,我的心也会缓缓地沉静下来,回到那难忘的童年时光。
正如歌中所唱:“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虽然穷得只剩下快乐,身上穿着旧衣裳。”
我出生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末,五十多年的时光荏苒,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时候物资匮乏,周围家家普遍都贫穷。小小的孩子没有生活的压力,自然也不管穷富,虽然身上穿着旧衣裳,但的确穷得只剩下了快乐。年老了爱回忆,回忆的都是往日时光中美好的童年生活。
那时候的孩子,课时不多,作业也大多在学校就做完了。回到家里,或者整个周末,一整天都是疯玩。男孩子打陀螺、滚铁环、摔面包、弹球、玩自制的水枪。女孩子跳绳、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抓子、翻花绳等等,可玩的游戏丰富多彩,谁也不会窝在家里。谁家的饭做好了,都是父母站在大门口,扯着嗓子喊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饭。孩子们往往饭碗一丢,就又跑出去聚到一起玩游戏了。
男孩子玩的游戏,铁环和弹珠,一般都是在商店里买的。陀螺,商店里也有卖,但父亲会点木工,手比较巧的人家,一般是父亲给自己的孩子做陀螺,能多少省点钱。我们当地叫陀螺为“皮钮”,打陀螺,就是打皮钮。我见过父亲给弟弟做“皮钮”,我比弟弟大七岁,弟弟会玩“皮钮”的时候,我都十几岁了。
院子里垛着一堆烧火用的木柴,父亲从里面挑选了一根三四厘米粗的、木质较硬的杂木,用锯锯下来一段,用刀在一头削成圆锥的形状,尽可能仔细地打磨光滑,另一端平面也要磨平。在圆锥的顶端嵌入一个钢珠,更易于转动,这样一个皮钮就做好了。父亲还给皮钮涂上一层暗红色的油漆,在鞭子的抽打下,转起来可好看了,完全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们从商店买的媲美。
我自己也做过陀螺玩。用瓶子的橡皮塞,从中间用铁丝给穿个空,把一根火柴从中间孔中穿过去,一个简单又好玩的陀螺就做好了。把它放在桌面上,或者光滑的地面上,用手使劲捻动火柴没药的那头,陀螺就转起来了。
女儿小时候,我也给女儿做过陀螺。用塑料瓶盖和棉签,在塑料瓶盖中间戳个小口,把棉签穿过去,取一块粘土把瓶盖塞满,用硬点的纸,剪个和瓶盖大小相仿的圆圈,画上螺旋线,中间开个小洞,把棉签穿过去压紧,就是一个简单的陀螺。不过这样的小陀螺是不能叫做“皮钮”的,皮钮是那种大的陀螺,要放到地上用鞭子抽,所以叫“打陀螺”,或者“打皮钮”。
摔面包游戏的“面包”好做,通常用写过字的本子,或旧书的纸张叠制而成,玩法简单有趣。这是流行于男孩子中的一种游戏,通常由两人或多人参与,适合各个季节进行。每位参与者都有多个纸面包。游戏开始,先通过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开始摔。玩家需要用自己的面包去摔对方的面包,目标是尽快将对方的纸面包摔翻过来,就赢得了对方的一个面包。如果一次未能将对方的纸面包摔翻,再轮到下一位玩家继续尝试,直到有人赢了面包为止。
在摔面包的过程中,玩家可以利用场地上的坑洼位置作为策略,试图将对方的纸面包赶到这些位置,增加摔翻的几率。这个游戏非常有趣,看似简单的摔面包,实际上培养了儿童的思维能力和策略策划的能力。
女孩子玩的毽子,小时候常常有祖母或者母亲缝制,稍大一点就自己动手。一般就是用结实一些的旧布,剪成方正的小块,用线缝在一起,留个小口,里面放些玉米粒、黄豆等,然后再把口封起来。
还有一种毽子,是拿一个中间有方孔的铜钱,用一小块旧布,把它包上缝起来,再用公鸡身上粗一些的鸡毛管,截成一寸多长。如果没有合适的鸡毛管,能找到喝饮料的塑料管更好。其中一端分开成四片,缝到用布包起来的铜钱中间做底座。然后再找公鸡尾巴上漂亮的鸡毛,一根一根的插进鸡毛管中,直到插紧了,不脱落为止。这样的毽子踢起来很轻盈,看起来也很漂亮。
我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大了些,毽子通常是自己做的。小时候的玩伴中,最好的那个伙伴,叫俊敏,是回族,家里条件好一点儿,有时候会杀鸡。但是她们杀鸡是不能在家自己杀的,要拿到清真寺里让阿訇给杀了后,自己再拿回来收拾。所以我也会有漂亮的公鸡羽毛,做羽毛毽子。
跳的皮筋,通常是把人力车旧的内胎,用剪子剪成合适的细条,再一条一条的连接在一起,成足够的长度。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小朋友,也会从商店里直接买足够长的松紧带,不管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从游戏中都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女孩子玩的游戏,像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跳房子等,冬天、夏天都可以玩。抓子和翻花绳的游戏,一般都夏天玩,冬天不怎么玩,冬天玩这个冻手。抓子游戏用的“子”,一般是从河滩上捡的大小一致的光滑的小石子。最好的抓子玩具,就是羊后腿上的拐骨了,因为羊拐骨大小合适。一只羊身上也就只有两个,想要凑齐一把五个、七个的羊拐骨,也不是很容易的。好在我有个好朋友,还是前文提到的,小时候的玩伴俊敏,她就有一副。后来她攒了好长时间,还送了几个给我,我都没舍得用。我自己玩抓子的时候,通常还是用的小石子。
我和俊敏读小学五年级的那年春天,离我们家很近的县豫剧团的剧场,有天晚上半夜失火了。火光冲天,一团儿一团儿的火球,借着风力,飘到很远。周围的人哪家也没有睡,唯恐殃及自家。好多人家把自己家的粮食用袋子装了,搬到大路边。我父亲也把自家正盖的三床被子,慌忙用旧床单包了,投到了院里的红薯窖内。火被扑灭后,整个大戏院,只剩了残垣断壁,矗立在那里。那年夏天几乎整个暑假,吃过午饭,我和俊敏也不睡午,两个人就躲到那些断壁后面的凉阴处抓子。那里没有人去,风呼呼地刮着,特别凉快。我们常常会在那里玩整整一个下午的抓子游戏。
游戏开始前,先确定谁先开始。记得是把七个子先握在手心里,然后向上抛,用手背去接,谁接住的多,谁先开始。游戏正式开始后,先玩的一方,就把手中的七个子,同时撒到地上,先捡起一个,捡起的这一个,一般都是离其它几个比较远的。然后拿捡起的这个子往空中抛,接住的同时,还得再捡起地上的一个子。然后如法炮制,需要一次捡起两个子、三个子,捡起的同时,还应接住抛向空中的那颗子,如果接不住,或者不能准确地抓住地上的子,就算失败。抓子的游戏,也是好处多多,它可以锻炼女孩子们手指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的。
翻花绳的游戏,也是夏天玩的比较多,冬天有时候在室内也玩,这也是深受女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它可以利用一根绳子,玩出多种花样,通过手指的灵巧操作,翻出各种不同的形状。我们小时候通常两个人一起玩,一人先用两手将绳子编成一种形状,另一个人则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勾、挑、翻等动作,将绳子移到自己的两只手上,并改变前一个人编出的花样。直到后一个人再也翻不出新的花样,就成了游戏中失败的一方。这种游戏不仅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还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和挑战。
对了,还有一个游戏,是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可以玩的,那就是摔泥巴。小时候到处都是土地,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水泥地、柏油路面。夏天,下雨过后,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每人团一块泥巴,不能太软,把泥巴捏成平底的小盆子一类容器的样子,底要薄,然后把泥巴举过头顶,使劲地往地上摔。谁摔的洞最大,谁就可以赢得其他人的泥巴。输赢不要紧,关键是有趣,玩得开心。
那时候的小伙伴们,不比吃、不比穿,比也比不来,大多数的家庭都那样,比的是谁会玩。男孩子是谁滚铁环滚得好,可以跑很长的路,一直不败。谁打皮钮、摔面包玩得好。女孩子们是谁跳皮筋、跳绳跳得好,谁踢毽子踢得多,谁翻花绳玩得花样多等等,谁更会玩,可是其他孩子羡慕的对象呢!大家吃的是黑窝窝头,穿的是打补丁的旧衣裳,可是却天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
这些几十年前儿时的游戏,现在的儿童已经很少玩了。但是,那日日远去了的童年时光,却常常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宛若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日日夜夜,永不停息。恍惚间,芳华已逝,往事如烟,光阴却从未老去,并留下了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的我们,虽然改变了模样,虽然为了生活依旧天天在奔忙,但依然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在温馨的往日时光的温暖下,品味着现代生活的甜美,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