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回家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向地面寻找小蓝。小蓝已经与我相伴二十二年,她虽然不能说话,但是见证了我的成长,陪伴了我最美好的青春。陪伴我从不自信,人前总是弯腰驼背,到人群中高下不惧,落落大方。这是一种经历、一种成长,也是一种蜕变。
家人们都知道我对小蓝的喜欢,已经把她当成了我的一个福宝。妈妈经常在我上班时给她洗得干干净净。怕她脏了,家里其他人一般不会碰她,知道那是我的最爱。
昨天晚上回家,我左看右看没见到小蓝,心想在阳台吧,阳台上也没有。猜想一定在儿子那里,果然,儿子也开始喜欢她,她轻盈、养眼,还有一点小可爱。
今天晚上回家,小蓝又不见了,我直接去了儿子房间,我问我的小蓝呢?儿子说嗯!当然在我这里。嘿嘿,我不生气,反而因为孩子跟我有共同喜欢的东西而开心,他也知道小蓝对我的意义。孩子不嫌弃已经跟了我二十二年的小蓝,略显年代感但一点都不违和,我只想用这个传达给孩子一种仪式感。一种感恩的心态和理念,不管对人对物。
我心里一直有个执念,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画什么,他就变成什么,言传不如身教。我要用我的喜欢慢慢影响他们,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去接受新的事物,接受周围的美好。我想让他们学英文歌曲,我并不急着逼他们,而是去卡拉OK时,我故意选唱我本来就会得为数不多的几首英文歌。都是经典歌曲,《雪绒花》、《此情可待》、《我心永恒》、《五百英里》……
他们发现旋律很好听,再加上妈妈喜欢,不经意间就会去留意创作背景 ,歌曲背后的故事,然后他们也会唱了 这些歌名统统改成了妈妈喜欢的。因为他们喜欢妈妈,妈妈喜欢的,他们心里也想要学会,然后他们就有事没事哼唱几句,传递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传递着学习的乐趣,岁月也见证着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经历,我想这比我填鸭式地灌输他们思想和知识要轻松很多,他们不反感,我也不会会觉得累。
小蓝在我心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喜欢,孩子们也学着喜欢,我跟他们说我和小蓝的历史。刚来上海的时候,口袋里钱不多,每个月的工资我要分成几份,一份用来学习。这是每年预算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寄回家里,爸爸妈妈辛勤劳动,但收入不高,为了我们读书负债累累,我能存着钱给爸爸妈妈还债,自己也很高兴,虽然不多,一份用作日常开支,包括吃穿住行和旅游,所以那时买每一样东西都会计划着来。
在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里,我常常是周五下班回家,把小蓝往包里一装,出门去火车站或者长途汽车站,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没钱有闲的岁月里,我们一起去过很多地方。那时的我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值得拥有朋友。漫漫长路,有你相伴,像个老朋友不离不弃陪在我身边。让我这略显孤单的身影看起来不再那么难堪。
有可爱的小蓝相伴,我不再觉得孤单,其实小蓝只是一双普通的蓝色软底拖鞋,但对我来说,她远远超出了一双拖鞋对我的意义,她给足了我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