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写写:谈谈核心力量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两次灵光乍现、醍醐灌顶的时刻。最近这段时间,我认识到了“内核稳定”的重要性,我深感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

“内核稳定”本质是一种“向内求”的状态,这是一种不易受外界风吹草动而荡漾心绪的状态,是一种能从自身源源不断获取力量的状态。

不稳定的内核,就像一条串联电路,电路上任意一处节点断开,都不会产生电流,无法使用电器正常运转。稳定的内核,就像一条并联电路,电路上某一个灯泡坏掉了,也不影响其他灯泡照常发亮。

内核不稳定,精神人就在外颠沛流离,没有归宿,偶尔遇到些好心人施舍温暖与善意,才可勉强果腹,维持生存。提升内核稳定性,精神人则剥去低规格的随时会耗尽的电池,换上发动机这一稳定的电源,自食其力。

这段时间,我逐步认识到,从前自己一直是个内核极不稳定的人(也许短暂的未来还会继续保持如此)。他人的评价与态度直接关系到我对自己的认识与信心,外界的反馈也能轻易动摇我费尽心思建立起来的自尊。

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足以耗尽我的内心力量;一句毫不掩饰的批讽,更能击垮我的内心防线——投诸在生活里的所有行动,防佛都是为了避免“伤害”。

在意他人评价是典型的内核不稳定的表现,即他人评价的好坏直接关乎我对自身感觉良好的程度。如果评价得好,精神人就安然无恙,只顾汲取其中的能量;如果评价得不好,精神人就坐立难安,为维护自己与之对抗。

所有的“对抗”都反映着不稳定的内核。“对抗”的目的是“维护”,“维护”的背后是“匮乏”,这个“匮乏”,正在于不稳定的内核。

所有的“臣服”都潜藏着稳定的内核。“臣服”意味着“接纳”,“接纳”体现在“包容”,而之所以“包容”,是因为有着广阔的心灵空间,那心灵空间,正是稳定的内核。

古时的哲学家们认为身心是一体的,后来的哲学家们又提出身心是分别独立的,现在,心理学家与科学家们共同证实了身体和心灵是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又回到了“身心一体”的观点上来。

然而,我们却常常难以做到“身心合一”。不喜欢自己的外表形象,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完美,对事物的期待居高不下——心灵不考虑身体的局限,身体不关照心灵的需求——进而逐步走向分裂。

今天下午,为践行沟通,我难得地与一名欣赏已久的同学展开深入交流,或许是临近放学而引起的浮躁在作祟,亦或许是无尽的沉闷让表达与被倾听的需求找到了出口——我像是被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

按说这是好事,与同学之间友好的交流嘛。然而事后,我却在脑中止不住地复盘在这过程中出现的别扭和尴尬,扰得我不得安生。

——这就是最近的一个案例。死死抓住自己出的“丑态”,臆想对面会因此蔑视自己,为可能出现的消极评价提心吊胆——因为这评价直接关乎到自身精神人的生死存亡——我似乎没有足够的核心力量去应付它的到来……

可是!看见(发现,发觉或意识到)就是一大跃进!所有的“改变”都是从“看见“开始的,没有人能去主动改变自己从未注意过的东西。

那么今天,我意识到了核心力量的重要性,知道了稳定的内核在生活中有如何助益,我就可以日日警醒自己:提升你的核心力量,稳定你的内核!——“力量在你之内,它一直都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