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出门,一位好友帮忙推荐了一位做理筋正骨的治疗师,尽管这几天时间很紧,但仍然挤出时间去尝试一下。
从昨天下午开始,帮王教授订的从威海返回杭州的航班信息开始变动,23号的航班取消,调整到次日同一个时点。真是岂有此理,别人一天的时间就这么不受尊重吗?
这些票务的事情,自己很少操心。甚至和翁先生出去调研,有几次好像是他亲自在办理。自己总是对这些事情非常迟钝,虽说心里隐隐不安,但仍然能安之若素。
和王教授沟通之后,先把原来的机票退掉,然后又买了23日早上从威海飞上海的航班,顺便把订票信息转发给他,以为事情就此搞定。结果子植老师帮我治疗结束后,一看手机发现王教授发微信愤怒地抱怨春秋航空的服务太差,机舱座位空间狭小,坚决不乘坐他们的飞机。我只好放弃升舱的操作,申请了退票。然后给他订了需要在南京中转才能到湖州的高铁票,全程需要八个半小时。
会务工作非常琐碎、繁杂,需要耐心,更要懂得相关的规则,比如什么级别的专家需要相应的舱位,否则就把人得罪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想起刚到人大读书的时候,协助做过两个温老师做东道主的国际会议的会务工作,就曾用一个小面包车接日本专家,还为了节省出车的次数,让先到的外国专家在面包车里等一个多小时的事,那是对国际专家多么失礼的事啊,如今想来,仍然羞愧尴尬得让人浑身冒汗。
做这些琐事的时候,的确心里有些不耐烦,但是因为硕导派的活,没有办法推辞,只好勉强为之,但心里肯定是十二分的不情愿。人的修为是多么漫长的一个工程,稍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内心的“小”。
上午接受子植和她的助理的细致治疗,她们感慨我身体的状况太糟糕,好像已经到了弱不禁风的程度。但我却感觉这三四年来,解决了自己的根本性的问题。特别是这一年多以来,身心都已经上了两个大台阶,前几年,经常像穿着一件又厚又重的湿衣服一样,感觉身体沉重,没有精神。现在这样的感觉早已远去,为此我多么感念这几年给我身心呵护的亲友啊。可她们居然还在为我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心,似乎我整个人都是纸糊的一样,甚至用力稍猛一些,就会破个洞似的。活着的人们,都是封闭的体验系统,很多感受,因为没有对比,所以并不知道什么是健康、轻松和身心愉悦。有些在病痛中的人,其实健康的人,并不能体会他们的感受。
先生昨天晚上坐夜车来北京出差,他早上到家时,我已经出发去治疗了。下午他办完事直接去了机场,我们来了一次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