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探索中,我们说身体是我们与真我联结的第一障碍。但是身体却也是我们寻找真我的必经之路,所以才要倾听身体的信息,跟身体联结。
为了把这条路修直、修正,我们必须要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就像那一辆马车也需要好好维护一样,不然有一天寸步难行的时候,再讲真我也是枉然。
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我们与身体重新联结呢?
基本上,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联结。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运动时的心态和状况。
所以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行脚、徒步、太极拳、气功、瑜伽、冥想、打坐,只要能让你专心致志观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联结方式。
以上方式,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唯一的一点就是都是通过用呼吸来和身体沟通。呼吸在瑜伽中又自成一派,它的重要性,比各种体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瑜伽中,有一种说法,关于呼吸的说法,人的一生中,呼吸的次数是固定的。所以呼吸越慢越长的人,活得越久。
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得到证实,狗和猴子的呼吸快速,所以寿命比人类短了很多。而乌龟,它好几分钟才呼吸一次,所以可以活很久。
我们想想看,一般什么时候,我们的呼吸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是不是生气和紧张的时候?原来生气和紧张不仅消耗能量,还消耗生命!
这下我们明白,生气和焦虑会加速衰老的原因了吧!如果长此以往,以泪洗面,就是慢性自杀。
所以我们说失眠、抑郁症都是健康杀手,它会加快消耗能量和生命。等到油尽灯枯,生命就此终结了。
是不是你也跟我不约而同,想到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我们还是去关注下,如何能减少自己每天呼吸的次数,好多活几年。
首先,情绪稳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境不随环境变化,内在的禅定是不是太重要了,每天保持一颗喜悦、和平的心。
其次,对上班族来说就是腹式呼吸了。鼻吸嘴呼,深度呼吸,压缩肺部,按摩心脏,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做,是不是特实用。
另外,当然也要重视身体健康,我们经常说病从口入,所以“怎么吃”其实比“吃什么”重要多了。
怎么吃,包括以下几点:
一、食物的黄金比例,谷物、果蔬、蛋白质的最好比例是2:2:1。
二、吃饭时间,两餐间隔不超过4小时,早餐吃好、吃饱,晚餐吃少。
三、食物的分量,轻食,少食多餐,每次七分饱。
四、烹饪方法,水煮,蒸为主,少盐、少油、少糖。
五、吃得方法,细嚼慢咽,充分融合。温度合适。
与身体联结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留意自己的身体。
但是与具体运动的方式不一样,不可能全神贯注地专注,只要留一部分关注给自己的身体就好。
比如在喝水的时候,感受水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它慢慢浸润身体的速度和过程。从喉咙流向身体各器官,直到浸润指尖。
开窗的时候,感受空气和风的流动,细嗅蔷薇,把房间里最清新的空气,吸入到体内。再把体内所有的浊气,深呼吸,慢慢地吞吐而出。
甚至坐着的时候,也可以感知臀部与椅子接触时的感觉是什么?身体哪个部位是紧缩的,试着去放松它。
你会发现,长此以往,能让自己更好地活在当下。
也就是说,我们为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平时做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除了动作之外,也在呼吸,在适应和感知周围复杂的外界环境。
然后这些都是潜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能够留意身体感知,就是把那5%的意识版图扩大了。就是把潜意识的一部分转变成意思了。
长期对身体的觉知和联结,就能让光进来,活得更安然自在。愿所有的生命都能更好地绝知当下,安时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