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钟,王阿姨强打精神扫完最后一条街道时,累得一屁股坐在护栏上,将头深深埋在臂弯里,再也不想抬起来。
一件心事涌上心头,再也没有了困意……
她来到这个城市四年了。她不是本地人。她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在本地工作,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按部就班地买房、结婚。
自从大儿媳怀孕以后,她就来帮忙伺候。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她才能稍稍松口气。
本来和大儿子商量着,等孩子上幼儿园她就回老家。可是没成想,孩子刚一岁的时候,老伴突然抱病,不多久就撒手人寰,留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
好不容易盼到孩子顺利入园,回家也就提上日程。
大儿子是个孝顺的孩子。他思来想去,觉得老妈回家就她自己,也抽不出身来去照顾她,就好说歹说,劝说她留下来。
虽说留下来,但是王姨觉得还不到儿子赡养尽孝的时候,就提出来自己找点活干,打发空闲时间。
她文化水平并不高,年龄又偏大,只能做些体力活。后来她就到了环卫所,当上了一名环卫工。
这个活儿倒是不累,就是熬的时间有点长。她主要负责闹市区那一片儿的三条主干道。
王姨身体还算硬朗,本打算能干到啥时候算啥时候。工资虽不多,但总比闲呆着强。
工资一半给大儿子贴补家用,一半留给自己零花。吃住在大儿子家,总不能算吃白饭的。
可是,昨天晚上小儿子来了个电话,把她的计划给彻底打乱。
小儿子说他媳妇怀孕四个月了,身子虚,想着叫她老人家过去帮帮忙。
哎,儿女都是债。一个忙完再忙另一个,总不能失了偏颇。要是攀比起来,让外人看笑话。
今天一早忙完,王姨陷入了沉思。
小儿子家本来房子就小,她去了就更显的家里拥挤。要是她自己单独出去租房子住,又没有那个经济条件。
如果她住在大儿家,去伺候小儿媳妇,路途远还能克服,可是大儿子会不会有意见呢?
大儿子好说话,能理解她妈妈的辛苦。父亲不在了,作为长子,哥哥照顾弟弟应该的。
十天半月还能凑合,时间长了,大儿媳妇会不会有意见呢?她不好意思当面提出来,背后小两口因此吵架,闹矛盾也再所难免。
王姨作为妈妈,手心手背都是肉,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又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她该怎么办呢?
就像歌词说的那样,生活如一团乱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
城市老漂族,城市发展过程中阵痛的产物,每个家庭或许都能遇到。这个问题究竟怎么解决,每家都有不同的方案。
如果你是大儿媳妇,你会作何感想呢?
欢迎评论区大家踊跃参与,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