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我在悦读】记录day19
书名:《拆掉思维里的墙》
作者:古典
篇目:第三章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收获:
1.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
书中举了三个实验的例子:
汉斯.艾森克教授和著名的英国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做了一个调查,选了占星学院中世界范围的2000多人作为调查对象,让他们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这些人的性格特征与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汉斯.艾森克教授怀疑这次调查的结果,因为选的样本都是对星座深信不疑的人,所以这些人也认为“星座和性格是相关的。”于是艾森克教授又做了一个实验,对象是1000名孩子,他们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和星座之间的关系。调查得出“性格与星座毫无关系”的结论,但被占星学界否认了。
于是汉斯.艾森克教授又做了第三个实验,对象是对占星学了解深浅不一的成年人。结果发现对占星学了解的人调查结果就与占星学描述的非常吻合;对占星学不那么了解的人的调查结果就与之不太一致。
得出结论:“人们会因为对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发展成为那样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仅让他们看到那样的世界,也让他们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样的性格来生活,最后真正成为星座描述的人。”
所以作者说: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
我说,我很相信将来我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所以我真的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为成为厉害的人而不断努力吧!🤓)
2.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看这句话:
“我 在 现 写 的 段 这 字 文 是 序 乱 的,但 你 能 还 懂 读 ,你 现 发 了 吗 ?”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我现在写的这段文字是乱序的,但你还能读懂,你发现了吗?
它们的顺序是乱的,但是你还能读懂,为什会这样?
古典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的眼睛持续的在阅读,但是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加工所有的文字。我们只是提取了前后的文字,然后自己填补了其余的部分,并不影响我们顺利地阅读。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从外界接受信息 ,然后又抛弃它们中的大部分,只使用其中一小部分(我们关心的那部分)建立一个内心世界 ,以此代表外部的世界。”
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那这部分世界是什么?
就是你的“固定思维”带领你去认识的世界。然后你对这个世界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在我们脑子里面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再根据这个我们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
比如,别人对你说“猪”,你的第一反映是“别人骂你是猪”,你对此感到生气愤怒,而实际上是别人好心在提醒你“前面有猪”。
所以为什么往往在同样的环境里,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为什么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心智模式的差别。
“他们虽然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但是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3.关于“心智模式”
什么是“心智模式”?
百度解释: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古典建议,“每一个希望自己幸福的人,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智模式。因为心智模式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关于智慧的智慧。”
“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与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 ,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成为什么样的人。”
4.破解心智模式
①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
如“南辕北辙”,你要去南边车子却往北走,越努力,越与目的地背道而驰。
②给自己做20年的职业规划❌
职业的发展是变动的,作者古典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今天从事的行业,有多少是你20年前没有了解的?”
(20年前还没上幼儿园……不知道)
作者引用了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2009年的年度报告指出的一些内容:2010年最需要的10种职业,在2004年根本不存在。
所以,有人建议,从职业发展的规划上来看,一般只做3年的职业规划。
“对一生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要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Adam Marchk
③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千万不要以为金子就要发光!即使是金子,常态就是不发光。”
那金子为什么会发光呢?是因为有外部的光照射在金子身上,由经金子反射出光芒来。
如果你是金子,你的常态不是发光,而是不发光。所以,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是找到让自己发光(找到光源在哪,能怎样把自己照亮,照得更亮)的方法。
金句:
“人们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骗的。因为他活在自我的“思维之墙”当中”--《拆掉思维里的墙》
“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式,而一切心智模式对于你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拆掉思维里的墙》
“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又反复强化,最终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构建的那样。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拆掉思维里的墙》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巫师,你渴望什么,就会获得什么。”--《拆掉思维里的墙》
“心智模式的智慧:找到那些我们内心世界中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找到那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纳。”--《拆掉思维里的墙》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我们最大的危险不是外界的压力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怎么样的人。”--《拆掉思维里的墙》
“怎么背好单词,多重复,多忘记,要数量不要质量。”--《拆掉思维里的墙》
思考:
你每天给自己许下什么预言?
你脑子了里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那些比你更加幸福快乐的人,他们脑子里面安装着怎样的心智模式?
如果有一个机会,你可以跳出这个心智模式,安装上更好的心智模式,你会看到怎样的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