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周絮语
该如何形容重庆这个城市。是我的梦想家园,是我的应许之地,是精神(美食)天堂(吃货)。
第一个能够想到的字,是绿。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一片满格的充盈的绿,就像电脑桌面背景的一张图画,一架高架桥横空而过,构成了美好的画面,桥上川流不息像音符跳动的车辆,增加了动感与活力。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在哪儿见过。哦,对了,宫崎骏的漫画,他的《悬崖上的金鱼姬》《魔女宅急便》等等,日本的童话和中国的山城美得如出一辙。如果说洪崖洞是人造的模仿的,山城这郊外的一幕,就是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偏爱这种美丽。走在街上,几乎不用打伞,到处都有茂盛环抱的黄葛树,郁郁葱葱的绿叶让阳光调皮地跳跃下来,给人们留下阵阵清凉。树和房子,总是在一起的。就像李子坝站(抖音网红,自行百度),人们总要问到底是先有楼还是先有轻轨,看着这些和绿色浑然一体的房屋,不禁想问,到底是先有树还是先有房,大概也是一起相伴相生的吧。山顶有房,寻找诗和远方;山腰有房,安静地做一个美房子;山底有房,犹抱琵琶半遮面,山林掩映,影影绰绰,有种中国人追求的宁静之美、自然之美、协和之美。
第二个能够想到的字,是桥。数不清的桥给山民们带来便利的生活,斜拉索大桥连接嘉陵江两岸,恢弘大气。每座桥都是一道风景,都是一个故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各种高架桥、人行天桥,见证着山城的现代化步伐。果戈里说过,当歌声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还在说话。桥在山城不仅仅是桥,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山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你说这儿不好,我偏偏过给你看。
第三个能够想到的字,是吃。路边的小店,火红的招牌,麻辣抄手、重庆小面、老火锅、冰粉,无不刺激着我的眼球,挑逗着我的味蕾。坐在的士上看着一晃而过的美食,我咽咽口水,跟同伴许下宏愿,我明天要过来吃遍这一条街!还默默地记下公交站牌,想着可不能坐错站。山城谁都不能绕过的,就是火锅了。坐轻轨坐累了,下来觅食。在街角找到一家人气看着蛮旺的火锅店,店员上来就每人发了一小瓶易拉罐装的油。我们就不懂了,问她,她看着我们感觉不可思议而又卖关子地嘴角上扬微微一笑,你难道没有吃过重庆火锅。哎约喂,被火锅店的老阿姨鄙视了。火锅的毛肚刷新了我的认知。我以前可是真的对毛肚无法说爱它的,但那天晚上感觉吃到了短短人生数十年最最好吃的毛肚,有弹性、脆脆的、辣辣的,妙!捞来捞去,就算锅里很多吃的,往往捞出来一大勺花椒。我怀疑山城的花椒是不要钱的,嘉陵江里流的大概不是水,是花椒。
可惜时间太短,但第一眼就爱上了山城,有故事、有底蕴,有颜值、有温度,有美食有软语(山城妹儿好看不好看没感觉,但是说话是真的好听,话语最后总是调皮的有个上扬的音调,像在跟你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