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14 四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八佾篇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在这一章里,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林放。关于林放,在孔子弟子列传里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是鲁国人,据说是孔子的弟子,以擅长礼仪而著称。
有那么一天,林放见到了孔子,问他一个问题,就是礼,它的根本是什么?
那孔子针对林放的这个问题,并没有直接去论述礼的根本是啥,而是说“大哉问!”也就是说对这个问题问的好啊,或者说你这个问题问的很重要。
先是对林放提出这个问题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那说明林放这个问题它不仅是重要,而且涉及到了礼制的根本。恐怕呢,也是孔子一直想给学生解释,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来论述的一个问题,所以先给出了一个肯定。
孔子并没有直接针对林放的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从两个侧面来进行了具体的评述。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本来这个周礼呢,它的整个体制是非常复杂的,现在,孔子把它一分为二,把复杂的礼分成一般的礼和丧礼,而重点放在了丧礼上。那么,父母去世,对于孝子来说,他是痛彻心扉。“戚”,就是悲戚。这是一个正常的反应。那孝子对父母应该怎样尽孝?我们前面在为政篇里已经说过,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能够做到这些,当然是孝子了。这样的孝子对父母尚且如此,那对国家当然就是忠诚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儒家看来,丧礼是最能够体现孝道乃至忠道的礼,所以说是礼的根本。至于其他礼呢?孔子就用一句话概括“与其奢,宁简”。
我记得在学而篇里,我们曾经讲到过有若他的一段话,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那有若同样把孝看作人的根本,而礼和乐呢,又是人的外在体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认为孝是一个人立身为命的根本。
我们完整的来看这一章,给他翻译一下。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这个问题问的意义重大啊。礼,与其要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简朴一点好。丧礼,与其在仪式上样样周到,不如内心真正的悲痛。
这里有一个字,就是“与其易也”的“易”。易就是治理妥当的意思,就是处处合理的意思。
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出儒家的思想,他们就是认为呢,礼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一些虚文浮饰的东西。礼,它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正面的回答。但是我们仔细看一看,孔子认为礼的根本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我们做什么事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要真实,要真诚,要真心。这才是礼的根本。
李零讲解
“林放”,鲁人,或以为是孔子的学生,但我们从下文3.6看,他也可能是为季氏掌礼的专家。定州八角廊汉简《论语》有这一章的残简,《儒家者言》的简2150有“林放问礼”四字,整理者推测,后者是与《八佾》重出的内容。
孔子的话,包含两个“与其”和“宁”,前者是“奢”“俭”相对,后者是“易”“戚”相对。《礼记·檀弓上》有一段话,子路说,“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正好可以解释这一章。这里的“易”是简易,和“戚”相反,是平淡处之,不当回事,无中心之哀的意思。古人认为,在丧礼上,哭是要哭,但要节之以礼,不可呼天抢地,鬼哭狼嚎。真正的哭,绝不好听,就像鲁迅说的,“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野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但分寸怎么掌握,谁也说不好。孔子的意思,礼文只是外在的东西,哀痛才是内在的东西,与其按照仪式,走过场,还不如哭得有些失态。很多年前,我参加过农村的葬礼,我们老家,妇女真会哭,抑扬顿挫,好像唱歌,这是仪式化的哭。但光打雷不下雨,不好看,怎么办?她们早就设计好了,孝帽前面有块布,假哭的时候,可以放下来,遮住眼睛,有泪没泪看不见。负责指挥的妇女,还一会儿撩起,一会儿放下。孔子认为,一般的礼,宁肯从简,但丧礼不一样,还是来点真的好,宁肯悲悲切切。(礼贵俭,丧贵戚)
华杉讲解
饮食之礼,最初只是有碗盛饭喝酒就是了,这是本质。后来设置种种食具酒器规制,制定揖让周旋之礼,这是礼仪。但请客吃饭,搞得礼文太盛、规矩太多,最后饭不仅没吃好,甚至没吃饱,还吃得很累,那礼的本质都不见了,不如简单一点。
居丧之礼,最初只是伤痛哭泣、思慕悲哀而已,这是本质。后来制定捶胸顿足的程序、披麻戴孝的规矩,这是礼,是仪式。但如果搞得程序熟练完美,心中却没有哀痛思慕,那还不如没什么仪式,只是痛哭,那虽然不合于礼,却有真情实意。
这和上文是说一个事,“人而不仁,如礼何?”如果心中没有感情,就都是虚文缛节,本质不存,形式有何意义?
孔子此言,是针对当时鲁国的风气。大家拼命追求繁复的礼仪,追求盛大的排场,却忘了初心,忘了本质。而我们今天则相反,几十年没讲过礼了,礼仪不是太繁复,而是都没了。人人都比较粗鲁,少数出类拔萃还有点礼仪的,也还有些粗糙。
孙中兴详解
这里还是延续着前面三章谈“礼”。
林放请教孔子礼的根基何在。孔子回答说:“这真是个好问题啊!礼,与其强调奢华,不如俭省一点;举例来说,像丧礼,与其太过于俭省,不如内心保有哀戚之情。”
“林放”没被列入孔子弟子,古注也只说他是“鲁人”,没有其他资料。可是这个不知是谁的人,问了一个孔子夸奖为“大哉问”的“礼之本”问题,因此留名千古。
孔子的回答用的是“比较法”,甚至是用“层层说明法”,而不是直说“礼之本”。孔子用“礼”和“丧”两个层面来回答。先从一般的“礼”而言,“俭”比“奢”重要;再从“礼”中的“丧礼”来举例,说明“戚”(哀戚之情)比“易”重要。
这在其他古籍上也有类似的记载:子路说他听过老师曾经说过:“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檀弓上》)引文强调的“哀”和“敬”符合此章的“戚”,而“礼”则是此章所谓的“奢”和“易”。
在一般情况下,谨守中庸之道的孔子其实会强调“不要太过或不及”。根据“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的原则,孔子还是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角度,给了林放“礼之本”的答案:“奢”是太过,“俭”是不及,两者相较,“俭”比较之下更接近“礼之本”,大家也容易做得到。如果坚守孔子教诲的“俭”,恐怕在丧礼方面会流于过于“易”(简易,也是和“俭”同样的意思),这时候心中能有哀戚之情才是“礼之本”,大家也容易做得到。麻烦的是,如果连那点哀戚之情都没有,就算徒具形式,也就是“礼之末”了吧?这不就是上一章讲的“人而不仁”的状况吗?
《礼记》有些记载就强调一些身体上的变化和外在的仪式:守丧的人,身体要因为哀伤而比平常瘦弱,可是眼睛和耳朵的功能还是和平常一样。出到房门外不走死者平常走的阶梯,走到屋外也不走死者平常走的门。守丧的人,头和身体有受伤才沐浴,生病了才能吃酒喝肉,病一旦好了就要停止。如果因为哀伤而病倒,就是对上下辈的人做出不好的榜样。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不要哀伤过度到伤害身体,六十岁的人也一样,七十岁以上的人只要身上披着麻就好,可以照常喝酒吃肉,不过都要在屋里(详见《礼记·曲礼上》)。这像是居 丧的行为守则。
我比较喜欢的是《礼运》中提到的礼:“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这里提到五种礼: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此章所说的丧祭之礼,只是五种礼之一。
本章其实意思也很清楚。可是历来的批注在说明“易”这个字时,让读者如坠云里雾中。包咸先说:“易,和易也。”皇侃和邢昺都无异议。朱子改成:“易,治也。”杨树达解作“慢易”。我觉得应该就是“俭”的同义字,只是转换另外一个层次来说。
在《礼记》里,也提过几次“礼之本”,《礼器》中说“忠信,礼之本”,并且拿来和“义理”这个“礼之文”对举,东汉王符(85?—163?)《潜夫论·交际》则认为“恭者,礼之本也”,都和此章的重视内心真实感受的理念吻合。《昏义》中也根据《易经·序卦》的“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这样的演化顺序,而把昏(婚)礼当成“礼之本”,和前面提到的“五礼”(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的优位顺序有关。这些虽然不是孔子的回答,但是也有参考价值。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当时就已经有人在“礼”方面是走“奢华风”,这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后才有的现象。很多人忽略了“礼之本”在于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误以为只有排场大,面子够,就是“礼”。
恐怕孔子这里没有提到的一个“礼”的问题就是繁琐,这是过度奢华的后果,也是墨子对儒家厚葬表示不满的重要原因。
孔子强调的是礼制要能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这就是上一章说的“仁”。真有这些感受,丧礼的一切规定才是生者对于死者的感恩和怀念。
张居正直解
林放,是鲁国人。易,是节文习熟。戚,是哀痛。鲁人有林放者,见世人行礼,繁文太盛,以为制礼之初意,恐不如此。故问礼之本于孔子。孔子以时俗方逐末,而放独究心于礼之本,可谓不为习俗所移,而有志于返本复古者矣。所以称美之说:“大哉汝之问也。夫礼之全体有质有文。譬如饮食之礼,起初只是太羹、玄酒,汗尊抔饮而已,这叫作本质。先王以为太简,始制为笾豆篮簋之器,揖让周旋之仪,这叫作文。又如居丧之礼,起初只是伤痛哭泣,思慕悲哀而已,这叫作本质。先王以为太直,始制为擗踊哭泣之节,衰麻服制之等,这叫作文。文质得中,乃礼之全体,到后来习俗日侈,却只在仪文节度上究心,而制礼之初意,荡然无存矣。然则今之礼者,与其趋尚繁华,而流为奢侈,宁可敦崇朴素,而失于俭啬。盖俭啬无文,虽未合于礼之中,而犹不失为淳古之风,是即本之所在也。所以说与其奢也,宁俭。居丧者与其习熟于仪节,而无惨怛之诚,宁可过于哀痛,而少品节之制。盖徒戚虽未合于礼之中,而犹自率其天性之真,是即本之所在也,所以说与其易也,宁戚。”夫曰宁俭,曰宁戚,皆孔子不得已而矫俗之意。盖天下事物,每自质而趋文。而世之将衰,必多文而灭质。故孔子他日赞易,又以用过乎俭,丧过乎哀为言,而其论礼乐,则曰吾从先进。皆厌周末文盛而欲矫之以合于中也。有维持世教之责者,尚鉴兹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