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未走远》王立群
在历史上与羊有关的诗词、典故很多,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壮美之景,有“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温暖安详之境;有苏武胡地牧羊十九年,杖汉节,“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坚韧不屈,有齐宣王不忍见其觳觫,以羊易牛的仁爱与恻隐;有“三羊开泰”的吉祥祝愿,有“羚羊挂角”的超脱境界。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大多是与温顺、吉祥、善良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种人,永远不会掩饰自己,不会伪装自己。因为不伪装,所以敢说、敢做、敢担当;因为直率,所以可爱,不会使人轻易忘怀。子路就是一个不会使人轻易忘怀的人。
“底线”公仪休有他自己的想法:我身为相国,有能力顿顿吃鱼,要是现在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一旦我这个相国因此被免职,再想天天吃鱼,恐怕就很难做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公仪休嗜鱼却不受鱼贿的心理活动,他的拒贿源自内心的敬畏,他也成为了严于律己的典范。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底线” 李斯既想保住大秦帝国,又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结果最终连自己的性命也未能保住。这是李斯的悲剧!选择应该选择的是勇敢,选择不该选择的是怯懦;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愚蠢,放弃应该放弃的是睿智。底线是人生不可逾越的规则和最低标准。超越底线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当这些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都将会面临着一场场考验。所有考验的本质其实只有一条:坚守还是放弃。我们所说的每个人,毫无疑问也包括了政治家。政治家是对国家负有重大责任的人,他的道德底线更神圣、更关键,一旦被突破,整个国家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诺言” 仆人眼中无英雄(no man is a hero to his valet)。这位与陈涉一起光着膀子在田间劳作的昔日伙伴,压根就没有意识到今天的陈王不再是昨天的陈涉了,他还不知趣地到处宣扬陈涉的陈年糗事,在消解陈涉权威的同时,也在急剧吞噬着自己的性命。陈涉杀了早年的小伙伴,释放出的信号让许多故人心寒不已;陈涉无信无义之举,其破坏效应巨大,故人们纷纷逃离陈涉,陈涉慢慢地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 童话故事中总是有勇敢的王子对美丽的公主许下承诺:我会保护你,而最终的结果是历经磨难,“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当然,这只是童话,现实世界中可能并不如此单纯。对于诺言,古人的一句话倒可以借鉴:“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不要轻易许诺,因此不会辜负别人;对于别人的许诺,不要刻意地时刻铭记,因此也不会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而心理失衡。
谦恭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宽容。在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帝后,刘邦曾在众臣面前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他说:策划用兵,指挥战争,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不断绝粮道,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就一定能胜利,攻就一定能攻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俊杰之才,我能够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石奋即使在退休之后,每逢岁时都要入朝臣拜天子,经过宫门之时,必定会下车快走,见到御车,不管皇帝在不在里面,都要伏轼致敬。石奋自己生性谦恭,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言传身教,石奋的子孙辈有人做了官,无论大小,回家看望他,石奋都会穿上朝服接见他们,并且不直呼他们的姓名;子孙如果犯错,石奋不会斥责他,而是把自己关闭起来,不吃不喝,直到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已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石奋即便是闲居在家,也一定要穿戴整齐;皇帝有赏赐的食物送到他家,他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去吃,如同在皇帝跟前一样。在他的引领之下,石奋的子孙都遵从他的教诲,一言一行谨慎行事。因此,石奋一家以孝谨闻名于郡国,即使是特别注重礼节的齐鲁的儒生都自叹不如。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今天,我们在遭人误解、被人诽谤以致“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不妨干脆学学直不疑的态度与做法。有时候,越描越黑,越辩越污,不妨宽容一点、大度一些,退让一步、忍耐一分,事实往往会水落石出。
三千年的风云变幻、世事沉浮,三千年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三千年的帝王将相、贩夫走卒,三千年的草莽英雄、文弱书生,三千年的人生沧桑、命运流转,经过司马迁满怀豪气、不平则鸣的如椽大笔浸染,最终凝结在《史记》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一百三十篇中。
一部史家绝唱,梳理了一个民族走过的几千年的历史记忆;一部无韵离骚,蕴含了一个痛苦灵魂的满腔愤懑。字里行间响彻的,是一颗不屈的、高昂的头颅不平的鸣响。汉武帝以他的专制刀剑,阉割了司马迁的肉体,然而,他阉割不了司马迁的思想。经历了超越精神与身体的双重苦难的司马迁,用他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却饱含血泪之情的笔墨,将大汉盛世的天子钉在了历史的光荣榜与耻辱柱上。
司马迁走了。但是,穿过光怪陆离的刀光剑影,透过激情澎湃的鼓角争鸣,和着伯夷、叔齐的采薇吟唱,走出蜿蜒清淑的龙门山,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气宇轩昂的长者,似乎要向我们说些什么。
人在冲动的时候,大脑不是一根筋,就是两头堵,想要对棘手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有所谓的冲动打人、冲动杀人、冲动购物、冲动为政的事情发生。无法克制人生的冲动必定会导致失败,所以关键时刻,保持容忍与冷静,是解决冲动的有效良药。
哭和笑,都是人类情感的宣泄与流露,比较而言,人们似乎更喜欢笑。笑大多因欢喜之情而发。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笑得可爱,笑得迷人;鲁仲连谈笑之间退却秦军,笑有底气,笑得胸有成竹;李白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豪气干云,响应唐玄宗的召唤,飞奔洛阳;杨玉环看着快马加鞭从岭南运来的新鲜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苏轼春游,“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虽也有“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的丝丝烦恼,然而内心终究是快乐的。
不过,笑并不全是快乐的。正如有喜极而泣,亦有笑中含悲。《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项羽唯一的一次笑就包含着浓烈的悲壮色彩。
人在顺境时会情不自禁地笑,想遮都遮不住;但在遭遇挫折、身处逆境的时候,却很难笑得出来。其实,人最该笑的时候,正是身处逆境之时。项羽在“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的情形之下,面对已经准备好的渡江的船,他最后的一笑,刚毅地凝结在了他的脸上,悲壮而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