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夏江的挑拨离间下,皇帝对祁王和林燮的成见,已经到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皇帝的心思必然影响到朝廷的动向,在夏江的运作下,朝中支持祁王的大臣纷纷被打压,一时间人人自危、正是风雨欲来的景象。
01
此刻最担心的是乐瑶,眼见皇帝打压祁王,她却什么也不能做,她早就告诉景禹和哥哥,不要和皇帝对着干,可他们就是不听,他们总以为皇帝会明白他们的衷心,但却忘了功高震主是自古君王的大忌。
现在最要紧的是想好办法全身而退,既然皇帝忌惮林燮的兵权,那就自动放权好了,让哥哥主动提出辞去赤焰军主帅的头衔,应该可以打消皇帝的疑心。
至于景禹那边,不能辞去王位,只能让他从此退出朝堂、远离朝政,只有这样才能保全他们。
乐瑶说了她的想法之后,林燮和祁王竟然都不同意,他们认为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大梁需要他们、他们不能因为个人荣辱,就至国家安危于不顾,这样并非大丈夫所为,要他们功成身退也可以,那也是在大局稳定后才行。
乐瑶不知道说什么好,面对哥哥和儿子的拳拳赤子之心,她如果再阻拦、就显得太不识大体了,如果皇帝能明白他们的心,那该多好啊,思来想去她也只能去求皇帝了,希望皇帝能看在多年情谊上,饶过他们。
02
乐瑶决定和皇帝好好谈谈,她需要皇帝再多给一些耐心和宽容,他相信用不了几年,哥哥和景禹就能够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了,到那时他也不用再这样提心吊胆了。
就在乐瑶和皇帝说了她的请求之后,萧选眼神复杂的看着她,这么多年她的思想还是这样单纯,今天这等局面不是两个人隐退就能够解决了的。
祁王和林燮身后站着的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就算他们肯放弃眼前的一切,他们的部下、那些既得利益者会甘愿放弃这唾手可得的权利富贵吗。
如果到了生死关头,他们会不会鼓动祁王去夺取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了,到时候大势所趋,就算祁王不愿意,可为了那些跟随他的人,他真的就不会篡权夺位吗,萧选不敢去想。
万一真有那么一天,那该如何安置乐瑶了,真要让她随林燮和祁王一起吗,不绝对不行,虽然林燮和祁王有罪、但乐瑶无过。
这么些年,她给他生儿育女,一直陪在他身边,体贴他、照顾他,是她让他有了家的感觉,尽管他现在为了皇权,不得不对她哥哥和儿子下手,但绝对不会伤害她。
03
看着眼前的女人近乎讨好的乞求,萧选感慨万分,如果不是事涉景禹和林燮,乐瑶是不会轻易来求他,如果在平时、他也许会答应,但这事关乎江山社稷,他万不能心软,只能硬起心肠狠心拒绝。
但他终究是顾念着乐瑶,不忍心看她伤心难过,也不愿作违心的承诺欺骗她,只能答应她只要林燮和祁王不背叛他,他就不会对他们下手。
乐瑶虽然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但能得他如此回应已然安心,他终究还是在意她的,她此生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她最亲的人和最爱的人成为敌人,索性现在来得及补救。
心满意足之后,乐瑶觉得近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此刻她的心中是无比的畅快,看着眼前的男人她忽然生出了白头偕老的想法。
是啊,他一直对她呵护有加,从来都没有让她受过委屈,现在更是为了她而让步,尽管他不是她当初想嫁的人,但能得他如此对待,她还有什么不满足了。
看着乐瑶的笑容,萧选觉得这一切都值得,罢了就当是为了乐瑶,他就再放林燮一码吧,只要他们没有谋反的心,他姑且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04
虽然在乐瑶的求情下,萧选心软答应暂不处置林燮和祁王,但夏江是不会轻易放弃这大好的机会而不作为,祁王已经把枪口对准了他,他如果不反击就会任人宰割,与其这样还不如利用皇帝的疑心将他拉下马。
令夏江不解的是,皇帝明明有机会处置林燮和祁王,居然会因为宸妃的求情而心软,让之前的计划夭折,难道一个女人比得过权利吗,也许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明白情义的价值,所以他最终会被情义打败。
夏江谋划多时,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机会,一个让祁王和林燮身败名裂,永不能翻身的时机,很快他等来了这次机会。
进入冬至后,大梁边境似不安稳,南楚侵袭骚扰南海边境,大渝出动皇署二十万大军直压梅岭,边关告急,所幸南境有云南王镇守,皇帝派未及弱冠的靖王领兵前往,以策万全。
南楚好解决,现在最难处理的是北境,大渝倾全国精锐之师,誓有和大梁一决高下之意,眼下国内兵力不足,恐难抵挡大渝的大举进攻。
值此危难关头,赤焰军主帅林燮主动请缨,皇帝下旨由林燮带领赤焰军前往迎敌人,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随林燮前往的,有年仅17岁的林燮独子、赤焰军少帅—林殊。
后记:梅岭之役是赤焰军的最后一役,以7万人战胜20万人,它创下了赤焰军最辉煌的战绩,也成为赤焰军最后的祭礼。
在此次战役中年仅17岁的天才少年脱颖而出,他原本可以成为接替林燮的最好人选,也原本有属于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只可惜皇帝的一道杀令,将这一切都扼杀了,这位天才少年的人生将终止于梅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