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孩子做事不专一,什么都想做, 可是什么也做不成。
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在舞台上光芒四射,非常羡慕,就希望长大以后做一名歌星。
他看到企业家事业有成时,又想当一名企业家。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后,他却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还有一些孩子兴趣爱好转换太快,今天对绘画产生兴趣,明天却嚷嚷着要学电脑,后天不知道又要学什么,学的内容虽多,却没有一样能学好。
他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从来不会为了一件事情或爱好拼尽全力,而是“东一锤西一棒”,犹如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浮躁的孩子在学习中总是心绪不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更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去学。他们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想得多做得少”。
父母应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除浮躁心理,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学习。
那么,父母需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克服浮躁心理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氛围。
孩子的自制力不够,外界的喧嚣和嘈杂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父母要避免它们过多地干扰孩子,使孩子无法专注于学习。
另外,为了孩子的学习,父母还应有所节制,做出一些牺牲,要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看电视、玩手机,即使是手机通话也要压低声音,或者去另一个房间;
在孩子学习时不要在家里打麻将、玩牌;
在孩子学习时,尽量避免家中人来人往,尤其是不要与人高谈阔论…
总之,在孩子学习时,父母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活动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干扰。
其次,当孩子学习较长时间后变得心烦意乱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稍事休息,
听几首舒缓的音乐或者看一会儿电视,还可以带孩子出去转一转,调节孩子的心情,让孩子心境平和,这样才能让孩子以更加充沛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学习当中。
最后,父母还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与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差有很大关系。父母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提高自我约束力。
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具有严格规则的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面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力。
学习,其实是学习者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里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有缜密的思维,并做出实际行动。
浮躁的情绪显然与学习的要求背道而驰,于学习无益。父母只有消除浮躁不安的情绪,静下心来,才能走向成功。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经受着来自周围新鲜事物的诱惑,很容易经不起诱惑,而分散学习的精力。
他们常常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什么都想学,希望鱼和熊掌兼得。然而,这样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浮躁的现象,学习不专注,或者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去学习,那么就要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帮助孩子潜心学习。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说过这样一句话:“心有浮躁,犹草置风中,欲定不定。”他想要告诫学生们学习时一定不能浮躁,只有安定心神,专心致志专攻学业,才能有所获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