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河流。的确如此,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教师作为知识与文明的传承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比如,在讲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其中第一目讲述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这一目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艰深。那么如何采取更好的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我感到困惑之时,《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文章讲的是一位政治老师在讲解“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生产力’好比小孩的脚,‘生产关系’好比鞋,鞋的大小要适应脚的变化,脚长大了,鞋就要增大。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个生动的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上课时,我运用了这个例子,讲解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的联系,很多学生都露出了会意的微笑。这堂课师生配合得非常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又如,在讲到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时,赵军45万大军全部被秦将白起活埋。有一次我观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节目,主持人介绍当年赵军被坑埋的地方,现在仍然流传着一个习俗——吃白豆腐。即“吃白起的肉,喝白起的血。”白起不是千古流芳,而是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给学生讲述这个故事,他们都仔细地聆听,故事讲完以后,很多学生的神色显得很凝重,好像在谴责白起。在师生的眼神交流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
在讲解《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课时,导入部分我参考了一本专业书籍。这本书写道:“我们汉人的传统服装叫上衣下裳,所谓裳指的是下衣,却不是今人的裤,而是裙。裙内的长裤叫绔,没有前后裆,类似今天小孩穿的开裆裤。这种服饰既不方便,也不保暖……在胡汉各名族的交流与融合中,胡服以其行动方便、保暖、不易露丑等优势,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发展成为今天的裤子。”
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多学生都露出了笑容。“民族融合”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难于理解,汉服吸收了胡服的优点,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裤子,这是民族融合的表现之一。同学们很容易理解服装的发展这一史实,初步感悟了民族融合这一概念。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学习,不停地思考,思想的源泉才永不枯涸,才能不断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