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批评学生是比较常态的情况。批评学生时,我发现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不接受老师的批评,轻者保持缄默,重者还会与老师顶撞,更有甚者和老师大动“干戈”。即使接受了,效果也不尽理想,当面表态,过后全丟到了脑后。学生会出现这种种对立的情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我认为教师批评学生存在的许多误区是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老师的批评有点温度则是拉进师生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不错的方法,从而能达到解决教育学生问题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批评教育,你的批评会有点“温度”。
1、批评时多点陈述询问,少点指责呵斥,放下架子,给学生应有的尊重。
2、批评时语气要温和,语言要和悦,不要讽刺挖苦。
3、创设情境,对学生批评注意场合
老师选择什么样的场合,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批评学生,这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批评效果就大不一样。有的教师习惯于在班级中批评学生,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在班上训斥一通;有的教师喜欢把学生带到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批评学生;还有的老师动不动就把违纪学生交给领导处理。其实在这些场合下,学生往往会碍于面子或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据“理”力争,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想承认,表现得相当固执。
4、尊重班级中有个性的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很多老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尖子升的身上,对他们关怀备至,宠爱有加。而对差生却不屑一顾,缺少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久而久之,使许多差生失去了理解,失去了帮助。这些差生平时就在内心里对老师的偏见充满怨恨,一旦违反纪律,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时,他们就会表现出与老师不合作的态度,有的沉默不语,口服心不服,有的公开和老师顶撞。所以我说差生对老师的这种逆反心理大多都是因为老师的偏见所造成的。这种对差生的偏见,正是我们目前教育学生的一大误区。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遵循育人规律,不偏见,不宠爱,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否则,教师与差生的对立情绪就难以消除。所以,我认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正确使用批评技巧的前提。其实,批评的艺术,就在每个教师善于捕捉的慧眼中,就在每个教师善于热爱学生的胸怀中。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老师们带着爱心,用上智慧,艺术性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即使是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感受到你的一片真心,这样的批评也是有温度的。让我们敞开心扉,用心与学生交流,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