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一直想给我们讲讲批判性思维,他说如果他不讲,或许以后的学习生活里再不会有老师给我们讲这方面的知识,除非遇见他的老师。也许是缘分,在我们班,他的课在上学年已经结束了,但是这学年有位老师生病,班主任顶上了。
上次班主任讲的是语言,时间久远,内容记不太清,但我现在还可以回味出当时我的感受,我现在能记起来的是两个例子,中医会不会逐渐消亡?为什么农家书屋不叫作图书馆?
今天是最后一次课,老师用讲课剩下的时间给我们讲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看见老师的白板PPT上就赫然写着七个大字,还有下面的一小行英文,云里雾里,传播?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听见如此组合的专有名词。前面的引入部分还是农家书屋的例子,为什么农家书屋就像是一个垂危的病人,却还是存在着?接着,白板上是三个词,观众,媒体,广告,后加了一个商品,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经过思考,老师道出答案,观众是商品。观众是商品?这是我第一次听见这种观点,脑海里有十万个为什么。详情见“受众商品论”,最后得出结论,观众是网络劳工,干活不要钱的那种。
话题转到一篇论文,我上知网查了这篇论文,题目是《告别i奴:富士康、数字资本主义与网络劳工抵抗》,黑奴贸易与富士康,两者对比,嘿,还真是,两者太相似了。
老师讲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着被思考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