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因为咨询师失误产生矛盾后,咨询师停止了我们的关系?
各位好,我跟我的咨询师工作半年,最近因为她的失误,有一次比较大的矛盾,让我非常疲惫。但沟通之后发现,并没有所谓的是非责任之分,只是我们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最后这个结也解开了。
经过这次我们对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我也没有因此介怀,仍然对未来有所期待,但她居然在这个时候说退出,告诉我她无法承受我的情绪。
我们工作了半年,期间一直非常顺畅,仅仅因为这一次的破裂,她这么轻易地就退出了,我想我那么疲惫、难过,几乎为她的错误承受了所有的情绪、代价,都仍然因为曾经的美好,没有选择放弃,她居然先放弃了。
我不知道她究竟怎样对待来访的情感,她一直不喜欢我把咨访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物质交换,但她的行为让我觉得她把情感当成了工作,一旦出了问题就想放弃,让我在其中面对分裂的痛苦,或者对于咨询师来说,从未在意过来访的情感,你们所做的只是树立界限,一旦发现自己不行了,便轻松地来一句,我帮不了你了,仅此而已。
【回答】
文 | 丹思心舞
楼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值得咨询师反思的问题,就是伦理界限与专业追求的矛盾。就像软件行业允许打补丁、版本迭代,只要没有重大后门危机、安全风险,心理咨询行业的一个共识是咨询师是人不是神,也是被允许犯非原则性错误,允许暴露自己在成长上的不足,与来访者共同成长,只要不触犯伦理底线。
真正理解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是接受这个共识的。我们从欧文.亚隆的《日益亲近》、美剧《扪心问诊》里都可以看到咨询师有低谷和倦怠期,在这些时候,来访者有时反过来给了咨询师更多的支持。所以,有将咨访关系比作“旅途伴侣”的说法,也有“以来访者为师”的主张。这是咨询师在从业面临风险的同时,可以也拥有缓冲和保护的有利一面。
为何以及如何利用这个有利一面,体现了不同咨询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水准,他们的差别在于是利用底线将自己保护好,还是在边界设定的空间内充分支持到来访者的成长,也就是是不是真正尽力而为,甚至愿意克服一定的不适和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只是寻求前者的咨询师肯定不会有足够的进步去跟上来访者成长的步伐。楼主提及的这种情况要看咨询师是一时的心烦气躁还是真正动辄撂挑子不干,可以在咨询中表达您的质疑和挑战。如果是前者,咨询师在来访者的鼓励下是能继续往下走的,如果不是,的确需要专门去扫除自己的成长障碍。这个时候,您作为来访者完全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