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培培
2025年的立春已到,我们老梁读书会也迎来了第53期的分享,由王桂玲老师领读的书目《掌控》,只看这本书的名字“掌控”,就总有一种这本书是关于成功学的既视感,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而且正听的时候,我感觉是我的专场,因为我太不运动了,在王老师的科普下,这本书增加了我关于身体方面的常识,刷新了我关于饮食和运动的知识储备。
其实早在2001年,我就知道了王老师,她那时是我高中时的校医,还是同学姗姗的姨妈,同学斯琪的姑姑,那时印象里的王老师特温柔,还是健康专家,很完美。尤其是今天给我们分享这本书,更是将读书和运动这两大精髓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于我来说,运动是最大的短板,月底我们即将分享的《运动改造大脑》中的专业名词快将我的脑细胞sha完了,不过,我还是愿意尝试。今天的分享刷新了我的好多认知,因为我踩了好多的坑。
运动
运动并不是用蛮力,而是用重力。我就是这样,每次运动就好像使出了全部蛮力。例如,骑自行车时,发力靠的是身体重心的左右位移,用重力带动双腿轮流下踩踏板,这种发力方式省力高效。我骑自行车,全靠腿部发力了,总觉得自行车蹬起来可费劲。跑步也是,用重力跑,而不是靠脚蹬地发力,身体站立时试试把重心前倾,当身体前倾到一定角度时,为了防止摔倒,我们不得不向前迈腿,人体前倾角度的极限是22.5度超过这个角度就会摔倒,跑步的主角是躯干不是你的腿,这样才会省力和高效。
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时眼看前方,肩膀下沉,收紧腹部,夹住臀部,膝关节稍微弯曲,"重力跑",利用自身重力获得向前的动力;用大腿后侧肌肉和臀部肌肉发力,顺势拉起腿部,没有蹬地动作,着地时,全脚掌或是前脚掌先着地,脚的着地点自然落在臀部下方,配合合适的步频和步幅,轻松往前跑。实现省力、不易受伤且真正意义的塑型。身体重心稳定,不过多的上下起伏也不左右摇摆,合适的步频是180次/分钟左右,心率手表可以显示,训练时可以跟着节拍器跑,习惯了就形成动作记忆了,这些真的需要我好好学习学习了。
跑步VS不跑步,哪个更伤膝?
来湛江前我才去医院检查,膝盖有问题,所以我就各种借口,不去运动,但不运动又有其他的问题了。所以今晚王老师的科普太有用了。
适量的运动,能刺激关节软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关节的健康。跑步时,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可以促进关节滑液在膝关节内的流动,为关节软骨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润滑,减少磨损。跑步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为膝关节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无论跑步,还是做其他运动,只要适量且姿势正确,都能让膝关节在运动的过程中变得更健康。当时He在旁边也这么说:“相信我,跑步一段时间,你的颈椎腰椎和膝盖都会有所改善的!”好吧,我试试吧。
王老师还给出了特别实用的建议:
1.坚持固定的睡眠时间。这点儿我希望我在2025年可以有所改进。
2.锻炼很有益,尽量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但在睡前2-3小时结束。我也要跟进。
3.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睡前避免喝酒精饮料。这点很好。
4.尽量避免使用会延迟或破坏睡眠的药物。我也不用担心。
5.下午3点后不要午睡。我很少午睡。
6.睡前放松,如阅读或听音乐,睡前洗个热水澡。
7.保持卧室幽暗凉爽,并且不放电子产品。这点儿是我急需改正的。
8.适当晒晒太阳,日光是调节日常睡眠模式的关键。
知易,行难,该怎么办?
在做事前,先为这件事赋予重大意义;
如果不做这件事,会有哪些负面影响;
为减少个人随意性,通过团体相互监督、鼓励进行学习。最后一点儿,我认为格外有力,因为针对我们行动力难的同志们来说,结伴同行比较重要。
感谢王老师在我身体极度亚健康的情况下送来的福利,感恩伙伴们的交流带来的灵感,感谢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