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最近这几个月阅读的书多了,不在于只满足书中的理论知识,停留在思考上,而更想关注于实际行动层面上东西。所以当我看到《从行动开始》这本书时,我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这本书和我最近看的几个日本作家写的书,如《学会学习》、《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在装帧和版面设计上都比较接近,同样是大32开本,随身携带方便阅读。
《从行动开始》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石田淳,他是研究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他将科学分析人类行为的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这本书说的就是我们怎么利用行为科学管理法来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不随波逐流,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首先在序里,作者告诉我们在认知中的一个偏差,很多人无法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都以为是自己意志薄弱造成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甚至会阻碍你改变你的人生。石田淳认为“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不管你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如果没有行动的话仍然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反之,就算意志非常薄弱,但如果采取行动的话一样能够收获成功。明明只要将注意力都集中在简单的行动上就好了,可是你却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谓抽象的意志上。”而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成为能够用行动来控制意志的人。
一、什么是行动科学管理术
它的原理来自于“行动分析学”,简单说就是排除一切抽象的概念和无法预测的因素,只以“行动”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在行动管理术的理论中,一切结果都是行动的积累。好的结果是好的行动不断重复来的,而不断重复坏的行动只能带来坏的结果。
我们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下定决心要坚持早起,坚持运动,坚持每日阅读,结果却常常半途而废,这是因为我们只有想法而没有坚持行动,仅凭自己的想法所能够改变的事情非常有限。实际上,越是依赖想法,越会出现认知偏差。比如我原本打算每周阅读两本书写两篇书评的,但是现在只能完成一周一书评,此时的我就会陷入“为什么我就没有毅力不能坚持呢?”的自责中。紧接着我也许就会想:“也许就是因为我没有毅力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核心的技能”“像我这样也许写作水平根本不可能提高。”......等等一些负面思想。在这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下,我们陷入与事实完全不符的思维误区中。但是,冷静想一想,正视现实,每天增加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如何运用行动科学管理术
1.拥有具体的目标
模糊的拥有某些愿望,没有具体的目标从而没有产生具体的行动,就算比别人更加努力,那么这个愿望还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你要去西双版纳旅行,你是否需要先制定一个具体的行程,定好机票、安排好酒店、旅行路线,资金预算等等,只有提前制定出具体的旅行计划我们才能在这趟旅行中有所收获。而人生更是一场旅行,我们更应该描绘出一个清晰而具体的人生设计图。才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
2. 用"MORS法则"来驱动自己
MORS四个要素:
M=Measured(可测评)
O=Observable(可观察)
R=Reliable(可信任)
S=Speciic(可明确化)
这和目标管理中的SMART有点想通,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我们只有当行动符合“MORS法则”时,才会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行动”。所以放弃那些模糊不清的期待和对现状的抱怨,采取具体的行动,你才能变成你想成为的人,你才会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3.利用“ABC模型”来创造好的结果让自己坚持行动
A=Antecedent(前提条件)
B=Behavior(行动)
C=Consequence(结果)
前提条件指的是引发行动的环境。比如你参加了7天约读(前提条件),每天会按计划阅读写感悟(行动),但是只有前提条件,无法使行动多次重复,但是你通过一周的阅读你写出了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还被约读公众号发布了(结果),这时候你就受到了鼓励,那么我们就会自发地下期继续参加约读。又比如我们想坚持跑步,我们可以制造好的环境,买一套漂亮的运动服和一双穿起来很舒服的跑鞋,那么谁都会忍不住想要跑起来吧,同时我们如果得到好的结果,比如跑步之后体重下降了,一天的精气神提高了,人更有活力了,那所有人都会充满活力的坚持跑下去。那如果跑步无法立刻得到好结果,我们可以创造“好的结果”来刺激自己坚持跑步。比如给自己坚持3天、7天、15天的小奖励。悦跑圈和KEEP上的各式勋章也是创造一种好的结果方式从而让我们每天坚持下来。
4.新行动“从三开始”
改变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行动科学管理术认为“培养新的行动习惯时,最多不要超过三个”比如你想学习英语,每天只需要记三个单词;你想养成跑步的习惯,每周只需要跑步三次;你想有读书的习惯,可以10天一本书一个月三本。当然有一些情况无法严格按照三的数量来进行计算和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感觉工作量不是太大就可以了。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从所完成的一件一件的小事中,我们会确实地体会到“我做到了”的成就感。让自己充分地体会到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给自己褒奖,让自己享受自信。
5.列行动列表
现在列行动列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比较常用的有奇妙清单,滴答清单等,当然也可以从简单的一张纸或到内容繁杂的表格都可以。行动列表的作用在于确认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经完成。通过一项一项的完成清单上的内容可以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这方面的应用相信很多伙伴都有过经验,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6.用“感谢卡”消除人际关系上的压力
为什么我们想要改变自己?从根本上的原因是“渴望认可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最能够让人感觉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法,就是得到周围人的感谢。我们可以自己来创造这样的机会。随身携带一些小卡片,当想要感谢别人的时候可以在卡片上写上一两句感谢的话,直接交给对方或者摆在对方的桌子上。长此做下去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发生改变,就算我们对感谢卡心存怀疑,但我们不妨可以试一下。
三、避开几个陷阱
1.扔掉“为了将来而忍耐”的想法
要给自己的将来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不是模糊地觉得“如果我现在忍耐,将来会有好事发生”人生的价值不是存在于没有到来的未来中,我们应该充实地度过现在的每一天。10年后的你是由现在的你决定的,请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2.不要因为“无谓的想象”给自己增添压力
很多人认为压力与发生的事情有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并不是“发生事情——产生压力”,而是发生事情——个人认知——产生压力“,人类对所发生事情的认知才是产生压力的主要因素。如果认知出现偏差,即便只是一些无谓的小事也会产生多余的负面情绪,导致产生巨大的压力。正确的做法是“正确认识”眼前发生的事情,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行动,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何锻炼自己正确认识发生的事情的意识呢?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冥想”。建议小伙伴们每天可以花10-15分钟冥想,相信我你会受益无穷的。
3.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一口气吃不了大胖子,要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进行改变。如果你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一旦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挫,就会大幅度降低对自己的评价。所以绝对不要勉强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已经养成的行为习惯需要漫长的时间,急躁是大忌。只有以自己为基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点点地改变,才能坚持行动。不用受周围的价值观所左右,循序渐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小结
在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类会出现“身体在这,心思却在别处”的情况。不要依赖自己的“感觉”,而是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真正想做的事情上。”不断地积累小而正确的行动,才是达成目标的唯一方法,才能过上自己真正想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