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去年三月蛰居在家,有幸在手机上聆听到西南大学附中王浩老师讲《邓稼先》,听后内心颇不宁静,整理出了《冗繁削尽留清瘦——单篇长文的群文阅读实操:王浩老师聊课〈邓稼先〉》。昨日下午,风疾火燎赶至垫一中,有幸聆听到王浩老师当面授课《春》,听后,内心依然颇不宁静。
在王浩老师上课之际,我得到了一纸材料——余光中先生《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先生可谓毒舌,把朱的散文批判得血淋淋的,比喻浅显,喻体多为女性意象,软绵绵的,缺乏力度。我很是青睐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让人联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古典诗歌,却被余光中先生狠狠批评为“比喻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看来,王老师要颠覆《春》传统的讲法了。
(二)课例梳理
1.两分钟快速阅读,思考:(1)为什么我们教材第一课选择朱自清先生的《春》?(2)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吗?隐去作者,满分100,你给《春》打多少分?
教师提供打分依据:
内容:立意25+素材25;结构:25;语言25。
2.学生与《春》的隔阂
(1)时代审美的差异;(2)地域环境的差异。
3.结合《春》的写作背景,分析《春》的立意
本文是朱自清为朱文叔主编的《初中国文读本》而作。
在《初中国文读本编例》中,朱文叔介绍了该读本编选的主旨:不仅考虑选文的文学性,更重视“民族精神之陶冶”和“现代文化之理解”,因而“除选录成文外,又特约多人”按照初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分别撰述既富兴味,又有内容之文字”。
朱自清1933年3月给清华毕业生的赠言为:在这国家多难之期,更该沉着地挺身前进,决无躲避徘徊之理。或做自己职务,或做救国工作,或从小处下手,或从大处着眼,只要卖力气都好。
《春》里面的迎春图“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正好印证了写作背景。
4.《春》的结构
你是否认同孙绍振先生的观点?全文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
孙绍振先生分析:
可能是作者觉得,这是一篇为他编撰的中学语文课本而写的文章,不能太长,应该结束了。在结束的时候,应该点一下主题,这个主题不应该停留在文人的诗情画意中,而应该有一点积极的、健康的精神。于是,不管大人孩子,都一个个精神抖擞,充满了希望。但是,把主题这样说出来,毕竟是概念,缺乏美感。于是朱先生就用形象把全文概括起来: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应该说,这是符合全文的整体形象的,也符合朱先生许多写风景、写季节的散文的风格。20世纪70年代,身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余光中先生曾经指出,朱先生好用“女性拟人格”的修辞。应该说,这是中肯的。
本来文章到了这里,应该结束了,可是,朱先生又加一句: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很明显,是为了给孩子们以更积极、更昂扬的精神诱导。这种苦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文章的点题句,却可能脱离了文章整体。因为在这篇文章中,读者感受最深刻的,大都是优雅的、天真的、孩子气的单纯,而不是什么“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5.《春》的语言
(1)儿童语言,少见多喜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是词汇不够吗?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觉得太俗套吗?
(2)文人语言,古雅诗意
吹面不寒杨柳风。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争鸣:你是否认同余光中先生的观点?
《春》的末段有这么一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句话的文字不但肤浅,浮泛,里面的明喻也不贴切。一般说来,小姑娘是朴素天真的,不宜状为“花枝招展”。
——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6.朗读与体会
男生模仿儿童语言,即读“春花图”段落;
女生模仿文人语言,即读“春风图”段落。
7.思考:(1)为什么我们教材第一课选择朱自清先生的《春》?(2)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吗?你给《春》的打分有没有调整?为什么?
补充:电影《流浪地球》中,《春》被引入电影中的课堂,诞生了经典的台词——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路。
8.作业布置
(1)你如何看待余光中先生的批评?
(2)阅读《济南的冬天》,打多少分?
打分依据:
内容:立意25+素材25;结构:25;语言25。
(三)写在后面
整堂课几乎是王浩老师在自编自导,一人唱独角戏。但是,我对这样的课堂很是尊敬且惊叹。顺着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散文批评的热劲儿,课后,学生可以找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绿》等散文阅读,来印证余光中先生的观点。或是给《荷塘月色》、《背影》、《匆匆》、《绿》等散文打分,让学生多次进行文章评判的训练,多次感知好文章的内核:翔实的内容(立意+素材)、严谨的结构、美妙的语言。
这样的课堂,比起我们反复地讲《春》的比喻拟人,不知要有力量多少。应试需要讲《春》的比喻拟人,但《春》也讲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王浩老师这样思辨课堂。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部编教材选入《春》这篇文章,是为了让学生领会文章中写景抒情之美。王浩老师这样讲《春》,既有违单元目标,也有违编者的意图。但是,经过王老师课堂的思维训练,一点也不会妨碍学生领略文章美,而且这种领悟能力会更深刻,给名家散文打分的训练就是有力的证明。
其实,王浩老师之所以会设计这样的课堂,主要是学生对朱自清《春》的无感,即与经典的隔阂。我当学生时,何尝不是这样呢?立足学生学情,利用余光中先生的批评,给学生搭建《春》的学习支架,王浩老师的用心是真诚可贵的。
另,余光中先生把朱自清的散文批判得如此尖酸刻薄,但我依然热爱这样的语言风格。我会怎么教《春》呢,美美地读,少量地讲。
202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