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完成信息2.0时,我利用央馆虚拟实验平台创造真实学习情景上了《点亮小灯泡》这一课。
在实物实验中,学生尝试用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了解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在虚拟实验中引入了电池盒和灯座,解决了实物实验操作不便的问题。活动内容与实物实验之间有联系、更有递进,学生点亮小灯泡,认识断路和短路,既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短路的危险,又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地从表象到本质“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这节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几点需改进。
①在小学科学自主探究的课堂中,有效的实验记录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课教师应更细致地指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比如小灯泡和电池的画法。学生在记录过程中存在画图难且耗时长的问题,应改进实验单,提高实验的效率。
②实验记录单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使学生有依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本课学生上来展示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时,应利用希沃白板的拍照投屏功能,将实验记录单同时呈现。
③从拓展活动题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能够利用所学的电路知识找到能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但是对短路的认识还不够,教师要再次强调,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