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说: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得没错,不过今天,我要从更深的层次,更本质的层面,去剖析。
《学经》说:
余生而有之,不知有道,然饿则食,晨则起,困则息,有劳而作,自然而行,言行如一,无有困顿之苦。
上古世时期的“人”做事是自然而行的,那么请问:那时候会遇到问题吗?
比如,痛苦、烦恼、贫困、饥饿等?
不会。
为什么?
有劳而作,自然而行,言行如一,饿则食,晨则起,困则息。
换句话说,那时候根本就没有“问题”这个概念,没有“问题”这个词。
这样的话,何谈解决问题?
《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世间事物本无名,我们给一些事物命名,是我们认识世间万物的起始。
很多人会觉得,正因为有了名,世间万物才被赋予了意义。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意义”本身是褒义词吗?本来是“自然而行”的,因为有了名,有了意义,又有了后面的喜怒哀乐。
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吗?
名,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分别心;名,是“相”的起因。
当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当人的贪痴妄越来越大、愈来愈重,越来越多的执念出现了,“问题”这个词就被人为的定义出来了。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问题”出现的核心是什么?
不在外部,在于内部,源于你自己。
你,是问题的根源。
你的悲伤,你的无奈,你的痛苦等等,本质上都是源于你自己的贪痴妄。
所以,请问:出现问题,我们应该直面的解决问题还是绕过问题?
其实,我们直面的不是问题,而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的贪痴妄,是自己很重的执念。
佛家说:一念起,万物生。境随心转。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切都是虚幻,虚幻的东西当然会千变万化。
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不是说:当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直面内心,直面解决问题而不是绕过问题,是这样吗?
。。。。。。
哪里有问题?问题本身就不存在。为什么要解决不存在的事情?名,是虚的,本身是不存在的。
想想看,不是吗?
余生而有之,不知有道,然饿则食,晨则起,困则息,有劳而作,自然而行,言行如一。。。。。。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