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看蔡崇达第三部写故乡的小说——《草民》。他的第一部《皮囊》,第二部《命运》的出版发行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我还特意在两年前写了《命运》的读后感。这次出炉的《草民》,拿到三天看完。
该书依然是写作者的故乡,位于福建泉州的东石镇。全书分“曹操背观音去了,欢迎你再来,台风来了没,转学,秋姨的赌博,冲啊,猛虎,体面”八个短篇,八个同在东石镇的不同族人的故事。八个不同人的故事,实际上又是可以联系起来的闽南小镇渔民的兴衰和家族的繁衍和延续。
对于福建这片土地,没有去过的人可能不了解。其实福建和浙江,不管是从地理形状、自然资源和人口规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山多平原少,资源贫乏,人口都在五、六千万以上。但是这两个省凭借“爱拼才会赢”,或者“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闯劲和对自我的狠劲,不仅走南闯北,而且还走向了全球。这两个省的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还是实现经济条件的飞跃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耕读传家的理念几乎融入了血液。
看蔡崇达的书建议最好是结婚生子之后再去看。因为,书中的故事有很强的代入感。例如父母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生命去托举孩子的成长。当父母有能力的时候,他们会把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到孩子;当父母病入膏肓,他们都会强忍住病魔的折磨,在来日无多的情况下,尽一切力量给家庭和子女安排好一切。书中的八个故事,看着看着我就会热泪盈眶,尤其是在当下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更能感同身受。
例如闽南的葬礼习俗非常繁琐,开始的时候作者被这些繁琐的习俗所困惑;但是当理解了彼时、彼地、彼人的情况下,作者用“越困难的人生,越要依靠规矩稳住啊。”这就是我们国家千年延续的内核。
对日渐分崩离析的故乡,作者借用和母亲的谈话道出当下小镇和农村的现实:细究下来,对现在的人来说,家乡都是可疑的。此前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里,极个别离开了,真的只是出个远门,总是要回来的。而现在,出去了就知道自己大概回不来了,但又不知道该往哪去。
该书的封面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在没有读完这本书之前,我觉得作者的野心有点大,竟然要探究这么宏大的哲学命题。不过看完了之后,我想作者从撰写自己的故乡,故乡的祖祖辈辈,故乡人走的走,生的生的故事实现了他的探索。我们这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我想就在祖祖辈辈对子孙后代的托举,向大自然要生活,在贫困和困难面前绝不低头,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一个人的力量不够的时候,族群帮扶着走下去。
在浙南和福建等地,寺庙和宗祠特别多。以前我会认为中国人的信仰是功利性的,而且在这方面浪费的社会资源特别多。但是当我读到“寺庙和宗祠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帮扶和互助体系”的时候,我就豁然开朗了。
这篇读后感自我感觉写的有点碎,不过书是好书,故事确实令人泪目,建议那些有了一定人生阅历的人,有机会不妨拿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