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变IDP】L15课后输出(“主动执行”)

1. 如果做得不好就宁愿不做,这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并且往往会成为行动的阻碍。这种伪美主义的典型特征是过度准备和喜欢拖延。他们喜欢写详实的计划、做细致的铺垫、准备充足的工具、等待“时机”的垂青。但他们真正的动机是为了尽量拖延,他们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就是无力尽快启动。

2. 不做就不会失败。所以可以理所当然的告诉自己,不是“我失败了”而是“我从未尝试过”。

3. 用“过度准备”的行为,为自己的延迟行为进行合理的开脱。于是越不行动,事件就会变得越难,内心的焦虑和内疚也会越来越深。这种焦虑内疚恐惧产生是对于自己内心的内耗。

先完成,再完美。

4. 所有的等待都是需要成本的;“都准备好”是一个不存在的状态,再怎么等也没有办法都准备好。追求完美没有错,但完美都是在完成的基础上修改而来的。

5. 行动的开始可以是一个MVP(最小可行化产品)。MVP就是 最小成本和快速试错的结合。如网络游戏的内测,实验时的预实验,餐厅开门时的新菜折扣。

6. 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段创业,我们作出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交付给世界的“产品”。对于个人而言,产品是结果不是过程,是输出不是输入,是能被他人使用的具有正向价值的。

7. 对于高效行动,可以采用MRPS行为干预模型。

M是心理干预,就是将想要做的事情和重要的人或者事情关联起来,达到即使没有外部push,也能完成的目的。例如:我要完成日更(需要),是因为我觉得这些我的输出文字可以帮助到一些人(重要)。

E是环境准备。提前将要用的东西准备好,并消除一些可以引发延迟的负面因素。如准备跑步时准备好运动鞋。将日程计划贴在墙头。

P是方案设计,就是进行OKR拆解。给自己不停设置DDL,检验事物的完成情况。

S是监督执行,如果自己意志不坚定,可以请他人进行监督,定期检查自己是否完成。甚至可以约定一些惩罚。例如:现在粉象app的早起打卡是一种押金形式,10点前起床失败的人将会失去押金。

搭好框架,开始行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告别伪完美主义 1、定义:用追求完美去逃避失败,最终在“拖延—内疚—恐惧”的漩涡里无法自拔。 ...
    白颦儿阅读 723评论 2 3
  • 1)练深呼吸法。 2)平时可以多按揉两手内关穴 3)儿女多为老人按摩双腿,尤其是小腿。 4)轻轻捶打膻中穴,可以增...
    享受静美阅读 409评论 0 0
  • 窗外下着雨,雨稀稀落落的下着,透着丝丝凉意,惊起淡淡思绪。 (一) 西湖湖畔,小阁楼依江而建,你依窗而望。望着窗外...
    牧野俊风阅读 316评论 0 1
  • 仿佛触手可及的梦 曾经很想 现在忽然不想了 2016-12-03初稿
    王非王阅读 192评论 0 0
  • 夜幕降临,行色匆匆的我,提着装着猪肉、豆角、茄子手提袋,回到家中。放下背包,放下肉菜,换衣,洗脸,马不停蹄的准备晚...
    摩西奶奶的粉丝阅读 179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