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注
人类的进化是把双刃剑,我们感知力和思考力创建文明,通常也被这两种能力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带来焦虑,产生过多欲望而痛苦不堪,信息太多心神不宁,更有现代社会巨量的变化诸如微信,短剧,短视频等等无不在分散击溃我们的专注力,能力弱的人会被身边各种小事分散专注力(被支配层)而能力强的则会主动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支配层)
深度沉浸的方法《刻意练习》
第一:定义清晰明确的目标;只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方向的练习,注意力才会更集中,目标太大就把它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目标更具体,精细(这个方法在辅导儿女背古文时真的有用,有不认识的字单独讲解关联,然后是整句话连起来,最后整篇在来)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大脑是有两种学习方法的,意识和潜意识,所以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刚开始可以把注意力全把放在这件事情上,遇到找不到的答案可以先放一放,把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出现,万万不可做A想B,做B想A,要调动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第三:获得有效的反馈,摒弃闭门造车的现象,别人的批评也是给自己的反馈,缺少反馈,我们就会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所以别人的批评,也是好事,起码我们得到了反馈,不至于让我们长期处在低水平的层次徘徊,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太容易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厌烦,走神分心,这时应该提高难度,找回注集中的意力,提高难度,感到焦虑时则应该保持当前的注意力,专注的练习。如此往复就可以进入心流通道
我们每天应该做那些,感觉有点困难但垫垫脚能完成的事,既跳出舒适区,也去避开困难区
陪还在幼儿园的女儿练习吹葫芦丝时也是用的这套方法,先让她自己吹一边,找到不容易出错或比较模糊不熟悉的部分(先确定目标),单独只练习容易出错的部分,(在拉伸区练习)如果这段能完整吹上3遍就说明熟练了,连起来在把完整的吹一边,(目标具体清晰)指法不对的时候我会在旁边纠正或鼓励(及时反馈),这样几次下来她总是能自己沉浸其中,自己会思考练习,阅读古文时也是这样,不一会她自己就能掌握了,后面只要简单复习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