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起于忧患。 “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日军自北而上入侵,北大、清华、南开这三所大学被迫内迁,也可谓之为“南迁”。 “西南联大校歌里,将三校南迁的过程列为:‘辞宫阙’、‘驻衡湘’、‘在山城’。”【1】“辞宫阙”,辞的是故都北平;而后三校在湖南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谓为“驻衡湘”;又因日军在长江沿线步步紧逼,三校再次被迫内迁,于1938年2月搬迁至云南,同年4月,三校正式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之谓“在山城”。师生几经周折,从北至南,辗转数千里,在中国大地上这是一次“逃难”,然而,这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逃难,“他们带走了大量的设施、书籍以及一切为民族复兴所必需的物资与人才。他们是怀着在另一条战线上献身的斗争意志离去的”。【2】
南渡北归,联大已去,然时至今日,它为何这样被我们所怀念?
西南联大的办学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8年零11个月,但其人才辈出,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又产生了许多传奇故事,成就显著,有“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之美誉。
刚毅坚卓,求学为本的精神信念。三校将北大的兼容并包,清华的教授治校,南开的应用实干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联大校风。国家还在,人民还在,信念还在。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联大师生们无论如何颠沛流离,始终坚持“笳吹弦诵”,笔耕不辍,这本身就是稳定人心、坚持抗战必胜信念的最好体现。战火纷飞,众多师生战时仍作平时看,纵使悲愤,也要前行!北大校长蒋梦麟在躲避空袭间隙完成了《西潮》,费孝通教授趁跑警报期间完成了《人文类型》。奔赴内地继续任教求学,是师生们的一种政治选择,但联大人始终未忘教育之根本—求学。即便是思想激进的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在《八年的回忆与感想》中也谈及,当校园里争执如何实行“战时教育”时,也认为应该努力研究(搞研究做学问)。 “西南联大等众多内迁大学,精神感召是第一位”,【3】坚信中国不会亡、中国能打赢这场战役,中国人民能站起来,这种民族自信和精神信仰正是民族复兴力量之所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务实之学风,卓著之人才。联大教授与学生均推崇独立自由,形成独立之人格继而有独立之精神,进而产生创造性成果,务实肯干,崇尚知识救国而绝不投机,每一个人都独立而鲜活地存在着,这是联大人的精神特质。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中人才比例非常高,从1938年至1946年,先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约3800人。在他们中间,有1000多人先后在国内外诸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杰出成就。【4】其中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政宁、李政道等。
大学常有而西南联大不常有,今日谈论西南联大,不仅仅是怀旧,我们可以反观今日之大学,今日的“大学之道”该怎么走,诚然,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大学,但不能忘却:“大学的本质是启蒙,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不是驯服。”【5】
南迁没有成为南渡,西南联大值得回忆,国难耻而不辱,学风历难不衰。
参考文献
【1】张曼菱:《西南联大行思录》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2】同上书
【3】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4】张健:《西南联大爱国精神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清华大学 2005
张曼菱:《西南联大行思录》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