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热点新闻,说:“00后”大学生职场调查:超6成自认为10年内年入百万。当时看到这个新闻,还以为是10年内存到100万,细看才是年入百万啊。只能惊叹一代比一代强,没事的,一般出了学校挨社会一顿毒打就现实多了。
但是看样本才2000多份,感觉看个热闹就差不多了,管好自己的生活就不错了。
好几天没写文章,结果涨的粉比我经常写文章的时候还多,前段时间关注过百,阅读量在50左右,现在就希望阅读量能到100吧。
----------------------------------------------------------
不知道大家在写SDTM的时候,发现大部分domain都有这样的变量,比如prstdy、prendy、lbdy等等这样的--stdy\--endy\--dy变量(下面简称--dy变量),其实也就是study day variable。
通常这样的变量是通过derived得来的,也就是和RFSTDTC相比较求出,计算方法见下图。但是我们不是已经有日期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去计算相差多少天呢?
主要是因为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你就能让那些reviewer知道你收集的时间数据和研究开始/结束时间之间的关系,这样他们就不用进行计算或者是通过visit去判断研究之前、研究过程和研究之后发生了什么。而且--dy变量的计算方式很简单,好处却不少,为什么不添加呢?
但是这样为什么不将--dy变量设为required,因为要考虑到有些收集的数据是缺失的,这样就计算不了--dy变量。而作为required变量,前提就是不能为空。
其实EPOCH变量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将DM,SE,SV作为SDTM中的重中之重,比如SE,目的之一就是为了EPOCH变量。能够用在事件域中(比如AE),但是令我不解的是,有作者说:知道在第三治疗EPOCH中开始的特定事件比报告它在第04天开始,并让审查员进行必要的计算更直接有用。
附上IG上对AE中使用EPOCH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