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颗觉醒的种子,终将会长成参天大树

据说,拿破仑对中国曾有过两次评价。

第一次是指英国使节阿美士德,于嘉庆年间访华,就关于增加通商口岸事宜进行磋商,却因其不愿向嘉庆帝下跪而导致商谈失败。

此时的拿破仑,正因滑铁卢战役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阿美士德返程途经小岛,面见拿破仑时谈及中国,并认为应该通过战争,才能敲开中国的国门。

但拿破仑却警告他,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过来,全世界都会为之震撼。

第二次评价的说法,是出自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蒋梦麟的《西潮》:拿破仑很喜欢他的一位中国厨师,他在临死前对左右的人说,你们要好好对待这位中国厨师,因为他的国家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遗憾的是,这头睡狮睡得太久,所以法国皇帝的预言迟迟没有兑现,一如那座寂寥的小岛。”

这句话则来自《一个民族的远航》——公元1847年,一位来自广东香山南屏村,名叫容闳的有志青年坐船赴美留学,途经圣赫勒拿岛,在拿破仑墓前折下一根柳枝时,所发出的感慨。

本书作者关河五十州,原名赵劲,近代史作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颇深,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康熙大帝》《战神粟裕》等。

这是一部口述史料著作,完整清晰地呈现了晚清社会赴美幼童留学的实况,他们成了史无前例的“荒原探路人“、“骇浪远航者”。

并且,作者还以独特的叙事手法,细述了在家国危难时刻,容闳首开中国留学之风,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成为近代史上“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容闳胸怀松柏之志,想要通过“植柳计划”,将“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之境”。在乱世大变局中,他始终坚持教育兴国、教育救国的前瞻理念和变革精神,并倡导、策划、促成和领导了中国第一代官费留美幼童的派遣,其所作贡献对中国近代史有着积极的影响。

书中还记录了众多留美幼童为实现远大抱负的奋斗历程,如唐绍仪、詹天佑……他们历经甲午战争、晚清外交、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北伐混战等重大事件;虽身处乱世,但救亡图存、慷慨求索之心从未改变,他们背负起了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群体觉醒”。

一、学成归国,种下新“柳枝”

容闳把“拿破仑墓前”的那根柳枝,栽种在美国。等到他毕业时,才发现这根柳枝在新陆地上,已经长成了绿丝绦绦的大柳树。

然而,他真正的奋斗奎臬,是摘下“新柳枝”,亲手栽种在神州大地上,培育它长成为参天大树。

所谓肩负使命,容闳正是如此。

1854年,26岁的容闳,无论是学识还是体能,都可谓是佼佼者。他决意去追逐梦想,“像一名古希腊勇士那样去搏击”;于是,他选择了逆风而上,踏上了归国远航的船,准备将多年所学,尽心报效于命运多舛的祖国。

历尽艰辛回到故乡,容闳却感慨万千。

此时的中国,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之际。两广之地,一派杀伐混乱之象。容闳深知局势之紧迫,然而,想要实现理想和抱负,悲愤是不足以改变现状的。

所以,他决定从最务实的地方着手,谋道之前先谋食;有了一定的根基,才能强大自己。因此,他从优势“洋务”着手,先后从事了翻译、审判庭译员、大买办等职业,但他一直坚守初衷,远离“大染缸”的污染;经历了几次跳槽,容闳更是深知,偌大的中国,像他这样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寥寥无几;所以,他更坚定一个信念——“堂堂正正,独立自主”,不能任由洋人欺辱,更不能放过任何可以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机会。

比如,当遇到洋人在他“辫子上被恶作剧地系了许多棉花球”时,他把“耶鲁大学橄榄球队员的矫健身手”毫不客气地回击到洋人身上,此事震惊租界,容闳从此“渐为人知”。

历经种种,容闳终于明白,要把自己所秉持的理念在东方之地上生根发芽,个人的力量何其渺小。

于是,容闳深入一直认为“存有希冀”的太平天国内部,去链接自己的梦想,但遗憾的是,他失望而返。

由于“偶像”曾国藩的多次相邀,才让容闳迈出了追逐梦想的脚步;他利用留学优势,挑起了洋务派的重头工作,赴美采购先进的制造机器,创建了闻名遐迩的江南制造总局。

但是,由于曾国藩的个人偏见,“植柳计划”一直被搁置。

直到容闳结识了同乡丁日昌,“植柳计划”才得以暂露头角,即由丁日昌向朝廷代奏“幼童留美计划的申请”。

那么,结果如何?一等就是三年。

此时,曾国藩正好接手“天津教案”,发现这是一起因沟通误解所引发的血案。这种大不幸,直接导致法国索要大额赔款,曾国藩才意识到洋务人才之于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换言之,这个案子给“植柳计划”带来了转机。

最终,“植柳计划”在美国领事官蒲安臣与清廷签署的《蒲安臣条约》的促成下,才得以通过。

这个好消息,令容闳欣喜万分。

二、历尽艰辛,开启“植柳计划”的第一步

至此,“幼童赴美”的植柳计划似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但是,容闳心急如焚,他筹备一年,应考合格者却没有几个;因为,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而且,孩子如果考核通过了,家长还需要签署一份《出洋志愿书》;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志愿书上写道,幼童出洋留学,十五年内不得回国,如有疾病各安天命,政府概不负责。

这份如“生死状或卖身契”的志愿书,让家长们心生畏惧。这也导致第一批30个名额都无法凑齐。

容闳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回到广东香山老家碰运气。

果然,香山人眼界开阔、思想开明,对“洋翰林”计划十分支持,这造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在这群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留美幼童中,广东学生占了一半。

在每一个留美幼童身上,国家将会为之付出高昂的培养成本。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幼童都将肩负重任,经受非比寻常的磨练。

庆幸的是,彼时的美国政府和普通百姓,都十分乐于接纳中国留学幼童。

容闳也采用了“家庭式培养方法,即把两三名幼童分成一组,入住到美国家庭”。可以说,这种方式一直延用至今;比如,现在的跨国“交换生”留学政策,其实就是此法的改良版。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幼童留美后的表现都十分优秀——个个都是班里的尖子生,他们不停地跳级。除此之外,他们对于能参加的项目,如健身、跑步、打猎、跳舞等等,可谓是一个不落,且水平超一流。

尤其是被称为“留美幼童中的第一个传奇人物”钟文耀,12岁到美国,19岁考入耶鲁,加入学校划艇队,因技术出色成为舵手兼队长,带领耶鲁划艇队连续两年大获全胜,他由此成为学校功臣,并被载入耶鲁校史。

不幸的是,随着新任驻美公使吴嘉善的继任,留美幼童的处境,却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事实上,吴嘉善与丁日昌、曾国藩存有矛盾,此人心胸狭窄,经常对留美幼童使绊子;比如,他不准幼童做礼拜祈祷、剪辫子、穿西服、组织棒球队……还时不时为一些小事与容闳发生争吵,然后偷偷写告状密信寄往国内,刻意抹黑容闳。

祸不单行的是,支持幼童留美的中兴重臣曾国藩病逝,丁日昌也被保守派逼回老家养病。

而洋务派重臣李鸿章,成了留美幼童唯一的后台。但容闳对国内的时局动荡,在信息上却是完全断层的,这也成了事态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

三、播下觉醒的“种子”,终将会长成参天大树

李鸿章号称“裱糊匠”,可即使“裱糊”和“捣糨糊”的本领再大,也难逃出被保守派死缠烂打的弹劾,再加上一个行将就木的朝廷,结果令人唏嘘——留美幼童全部撤离美国。

可以说,吴嘉善的搅局,让号称“政坛不死鸟”的李鸿章无计可施。

甚至,连美国总统的亲笔信,也无法让清朝廷放弃这个决策。

这个“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结局,令容闳万般无奈、痛心不已,他的“植柳计划”就此“半途夭折”。

时至1880年,中国先后派出的120名留美幼童,经过近八年的刻苦攻读,已有60人考入大学,2人从耶鲁毕业,另外60人也多数取得了中学的毕业文凭。到了1881年,在这120名留美幼童中,除了病故的3人,中途辍学的23人,剩下的94人,均需奉旨回国。

经历了这般动荡,留美幼童此后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无需质疑,他们都是祖国的“天之骄子”,他们也都拥有和容闳当年一样的梦想:用毕生所学,来唤醒 “沉睡中的狮子”。

可现实却是寒心的,他们被人视为“洋毒”,被无情地关押起来了。

庆幸的是,他们还有一位守护者李鸿章,历尽艰辛,救他们走出困境;可以说,如果没有李鸿章,留美幼童的命运不堪设想。

事实证明,容闳的十年心血没有白费,李鸿章的辛苦守护也没有白费。几乎所有的留美幼童在此后的国家事务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比如,外交之才唐绍仪,在西藏问题上与英国谈判,废除不平等的“拉萨条约”,拿回主权,让西藏的命运由此改写。

还比如,在几乎必输的“马尾海战”中,让法国海军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一艘中国军舰——“扬武”号,这正是留美幼童较为集中的一艘舰船。

再有就是詹天佑,用“庖丁解牛”的至臻技术,突破各种工程壁垒;并四处筹措项目经费,终于在1909年10月,京张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三年建成通车,凭借这个伟大的工程,他获得了“中国铁路之父”的称号,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但是,此时的国家,却“越来越像一架老朽不堪的收音机,平时怎么摆弄都不出声,一巴掌拍上去,才可能把声音弄出来”。

可想而知,上至实际掌权的慈禧,下至低微的差役,可谓人人都与“陋规”有染——金钱变得无所不能,而理想、道德、良知、远见……曾被曾国藩等中兴名臣视为珍宝的东西,再也没有了存在的空间。

试想,这样的世态,国家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随着北洋海军两千余万两白银的经费,被慈禧调用到庆祝自己的60大寿中,大肆修建颐和园,铺张浪费之举令人咋舌。

结局就是,整个国家,已病入膏肓,才会导致被西方列强随意欺凌,签下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

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所有的留美幼童,他们不负使命。

可见容闳播下了“一颗社会群体觉醒的种子”,它也如拿破仑墓前的那根柳枝一样,终将会长成参天大树。

四、结语

当70岁的容闳满怀惆怅被迫离开祖国时,仍不忘疾呼——清朝廷如不能以诚示人,为民正道,将必有推翻之日。

他也一再告诫留美幼童: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

《一个民族的远航》用史实告诉我们:留美幼童没有辜负容闳的期望,更没有辱没时代赋予的使命,他们都担负起了国家兴亡之责,成为后世青年学习的榜样。

所以,我们必当追念,方舟启动者容闳,以及每一位报效祖国的留美幼童。

这段清末民初的历史真实呈现,可谓是有文治武功,有丧权辱国,有事实铁案,也有难解之谜……而正是这些人、这些事,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深思,更让我们觉醒。

事实证明,容闳的“植柳计划”意义非凡,预言也很准。

此后的中国,在经历了十几年军阀混战之后,“觉醒的种子”开始发芽,众多有志之士投身革命,在九死一生中走向了新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