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就读完了《红与黑》,但一直没有写读书笔记。司汤达的小说写的真好。《卡门》作者梅里美在给司汤达的信中写道:“您的罪过是将人心的伤口大白于天下,令人不忍直视。”
尼采宣称,司汤达是他“此生最美丽的邂逅之一”,还把司汤达说成“法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
司汤达最善心理描写,在《红与黑》中,他将于连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写得丝丝入扣,还原了一个鲜活真实的人。成功塑造了主人公于连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几乎成了“野心勃勃”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
小说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故事集中在小城维里埃尔,下卷的舞台移到了法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巴黎。回望于连短短的一生,木匠的儿子发愤读书,成为市长儿子的家庭教师,拒绝了女仆的求爱,爱上了市长夫人,事情败露后,被迫去上了神学院,因为教会的关系当上侯爵的秘书,又凭借个人魅力俘获了贵族N代玛蒂尔德的芳心,进入了心心念念的军队,市长夫人的一封揭发信让他陷入危机,气愤的他开枪打了市长夫人,被关进了监狱,转眼间,又一无所有,丢了性命。
于连,一个社会底层青年,他不甘于重复父辈的生命轮回,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法国社会的壁垒,为自己谋得上升通道。如果说于连是有罪的,那他背负的原罪就是所谓的“非分之想”,他觊觎某些本不属于他出身阶层的权利。
于连个性中最迷人之处是他的反抗意识。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才华,也洞悉了法国上流社会的平庸。
然而,于连的悲剧结局几乎是注定的。这既有那个时代的外力因素,也是个人性格缺陷所致。他对于世俗成功太过执着,一度鬼迷心窍,迷失了善良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