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之语:
《这样和世界相处》表达了原生家庭的培育方式及自己看待自身、人生的视角,决定了你的性格、你与世界相处的模式。
认识阿德勒,是源于他的《自卑与超越》。透过《自卑与超越》,我了解到阿德勒是一个精神分析学者,擅长从人的精神层面來探究人的一生发展。
再读阿德勒,就是他的《这样和世界相处》。在这一书中,处处都可以看到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所延伸出来的思想理念。
书封的文案语“送给对自己仍怀有期待的你”,写得触动人心,直抵每一个想走出困境,改变自己,但却不知如何做的灵魂。
坦白而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陷入某些困境中,这些困境可能是工作上的瓶颈,感情中的挫败,甚至人生里的失意。
陷入困境时,我们当中很少人懂得抽离身份,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检视自身的问题。我们只会陷入情绪的困扰中,终日长嗟短叹,对自己失望连连。
面对困境,阿德勒透过《这样和世界相处》恳切地告诉我们:
& 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
& 我们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只是我们主观的错觉,本来就不是实际的真相。
&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只是外在世界投映在我们心里的主观影响而已。
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看到了自己想见的东西。对世界的解释不同,那人的思想、感觉、意义及行动就会不同。
如何才能省察自身,走出人生困境?阿德勒在书中娓娓为我们道来。
1.在童年中找寻自我
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应该从他有关童年的最早记忆中去找,它们常深藏其中。(《这样和世界相处》第10章)
阿德勒自小身患残障,童年过得不甚愉快,这造就了他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长大成人后的他,非常关注儿童的成长发育,深感童年是建立个人生活风格(即行为特征,习惯等)的黄金期。
结合自身经历,阿德勒认为影响一个人生活风格的形成,既有客观的环境因素,也有主观的自我原因。
客观的环境因素主要指的就是家庭,包括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兄弟姐妹当中的排序位置,自身的身体状况等。
妈宝男现象的出现,就是一种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严重阻碍孩子发展的产物。 妈宝男在家庭的溺爱之下,很容易会朝着极端的方法发展,要么衍生出自卑情结,变得胆小懦弱;要么发展出优越情结,把自己看成是唯我独尊的人物。
主观的自我原因指的就是我们自身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研究发现,众多偷窃的罪犯自小就觉得自己受到剥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滋生出要为自己争取补偿的心理,行动上便出现了偷窃的倾向。
他们透过“偷”来夺取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由于产生了“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的错误认知,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偷窃行为,从来都不会心有所愧。
在童年遭遇中所形成的对自己、对人生的认知,是我们形成生活风格的基础,是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向指导。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自己处事风格的形成原因,我们才能彻底改变自己。
2.在困境中发现自我
真正的人生意义这张底片,是在个人犯错或遇到障碍时,才会彰显出来的。(《这样和世界相处》第2章)
身体残障令阿德勒在童年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这种自卑感贯穿在他平日的一言一行中。有感于自身的生活经历,阿德勒特别注意自卑感的研究,认为每一个人天生都存在着自卑感。
对于人在一生中所遭遇到的困境,阿德勒将其归纳为三大范畴,分别是:生活、工作、爱情。
在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寻求最利己的安排。一旦在为己谋利之路上受阻,人的自卑感就会影响他应对环境的方式。
自卑感的正面影响在于能激发人奋发向上,致力克服、解决困境;自卑感的负面影响则容易致使人误入歧途,衍生出错误的心理特征:自卑感进化成自卑情结,产生消极、退避的人生态度;自卑感发展出优越情结,形成过于强调自我、支配弱者等的特质。
具有自卑情结的人在应对人生困境时,很容易会出现如怕羞、过度敏感,以及焦虑、沮丧等情感体验。 抑郁症,就是自卑情结者在人生问题上遭遇了失败所形成的绝望行为。他们在心理方面往往比较敏感,对自己、对人生曾有过多的期待,但现实的挫折会令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失望,从而陷入长期沮丧中。
具有优越情结的人在应对人生困境时,会表现出没有耐心、易激动、逃避、支配人等倾向。他们害怕有新的失望和失败,渴求解脱并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
啃老族的身上就自带了优越情结,他们只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认为自己有权压制其他人,或有权被大家所纵容,只会接受不会付出。当他们遇到现实挫折时,他们的优越感就受到了破坏,于是开始不断责备别人,习惯性地以幼稚的态度来对抗现实世界。
要了解一个人,要了解自己,需要研究他在解决人生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行为,这样才能真正洞察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3.在合作中改变自我
因为人生样式在童年初期已经展现出来了,而且只有在以下的情形中,才有可能改变----当事人了解自己发展中的错误,而且有能力以人类整体福利为着眼点的情形下,再次与其他人接触。(《这样和世界相处》第10章)
深受自卑感困扰的阿德勒很清楚,若要挣破人生困局,就要主动对自身的过去经验作出有意义的解释,重新选择和建立自己的行为处事方式,暗示了人有能力重塑自己的人格和命运。
面对着人生的三大困境--生活、工作和爱情,阿德勒认为只有那些拥有足够社会兴趣的人才能解决它们。
而社会兴趣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如在困境中,准备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人的意识;在与人相处中,多奉献、少索取的心理倾向;在实际生活中,善于理解、同情他人的能力等。
人一旦了解到自己之所以陷入困境的原因,弄清楚自己的人生风格,就会致力纠正自己以往的发展错误。而培养社会兴趣,则是改变人的社会风格的重要方向。
当清楚自己是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时,那在生活中就要学习与人分工合作,在达至目标的过程中找回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减缓内心深深的自卑。
当知道自己是一个具有优越情结的人时,那在面对爱情就要学会放下自我,抱持平等的价值意识以及奉献精神与对方相处,令彼此能融洽共处。
社会兴趣有助于人解决人生困境,与此同时,人生困境也时常考验人的社会兴趣程度,检视人是否能正确使用社会兴趣来解决问题。
4.结语
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开始,是一个人人生的底色所在。人若在童年时期被误导了,结果他不自知,就会采用他自己建立的错误社会风格来生活。 这种错误的社会风格将会持续影响他一辈子。一旦他陷入了人生困境时,错误的社会风格就会凸显出来。
所幸的是,我们可以从有关自己童年的最早记忆中、在成长的点滴轨迹中,发现自己的生活风格。若能找到人生困境的症结所在,我们就有了改正的方向。
因此,当我们走错了路,没有走上能令自己进步的路,在主动适应方面失败了,也不需要沮丧。只要找到走错的原因并下大决心改正,我们便能重新上路,与自己,与世界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