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弟子问师傅:开悟前和开悟后的区别是什么?师傅告诉他,开悟前,上山是为了砍柴,砍柴是为了烧水,烧水是为了做饭,做饭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是为了继续诵经念佛。开悟后,上山就是上山,砍柴就是砍柴,烧水就是烧水,做饭就是做饭,吃饭就是吃饭,念佛就是念佛。
活在当下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但是不容易做到。昨晚躺在床上的时候,我脑子里面还在想着白天的PPT怎么设计,课程的作业还没有做;导致整晚的睡眠很浅,做了很多梦。早上起来就感觉很累,跟没睡一样。第二天工作的时候,就想昨晚没睡好,中午要不要眯一会儿。
现在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身边焦虑的人很多。产生焦虑的原因无非是一直想着未来的事情(欲望)。比如,还有很多课程没学,下个月的考试怎么办;同学的工资又涨了,我的工资什么时候才能涨;下周就要跟客户交流方案了, PPT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脑子里面会想着其他的事情,因此即占用了大脑的“内存空间”又产生了紧张的焦虑情绪。
然而未来的事情大多是不可控的,影响结果的因素也很多,这些事情一直占据着我们的大脑不能释放,使我们不能高效完成手头的工作。与其在脑海中不停的想,还不如做好当下的事情。
网上对于应对焦虑的文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
1. 把焦虑的事情具象化,做好预期管理。
举例,下个月要考试了,还有很多课程没学怎么办? 要把目标具体化,如哪些课程没有学,计划花多长时间去学,以及什么时间去学。把大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潜意识就会把这件事列入完成清单,从而释放大脑内存空间。
做好预期管理,比如目标拿到的成绩是多少——我们往往预期很高但是准备的很少,这也是产生紧张情绪的原因。
2. 专注正在做的事情
专注以达到心流的状态,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达到这种专注的状态,会让你忘记未来的烦恼,没有时间去焦虑。
3. 主动休息
休息是为了持续保持工作时专注的状态。像喝水一样,如果感觉到口渴再去喝水已经晚了;休息也一样,没等感觉到累就主动休息一会儿。 工作的时候也要主动的站起来放松一下大脑,看一下窗外的风景,听一听音乐等。但是不要去刷手机和短视频,受到视频内容刺激大脑会保持兴奋状态,也是得不到休息的。
活在当下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是需要练习的好习惯。希望大家一起共勉,养成专注的习惯,远离焦虑情绪。